其實說到底,還是在于二人在廣州一戰中的損失過于巨大,而陳奇策則著實的進補了一回,陳凱偏了偏手,天秤就一股腦的向著明軍傾斜。
明軍不復追擊,但是清軍卻也不敢稍作停留,依舊是在夜色中繼續前行,唯恐明軍只是虛晃一槍。就這樣擔驚受怕了一個晚上,到了天亮的時候,清軍眺望海面,東南西北皆是那海天一線,已經完全辨不清方位了。而且更要命的是,吳文獻的艦隊,以及他在入夜前還跟在后面的一些艦船都不見了,此刻就只剩下了杜永和以及他麾下的十幾艘商船了。
這樣去了廣州也不會受尚可喜和耿繼茂的待見,但是讓他回去,或是漂泊到他處,他也沒有這個膽量。更何況,為了逃脫明軍的追擊,很多船都把不少遠航必要但卻壓分量的東西給丟了,想要繼續走下去也須得找地方進行補充才是。
硬著頭皮前往廣東,起碼他的部下總是要比蓋一鵬新招募的水兵要更有經驗,這已經是他對尚可喜而言僅存的可利用點了。而此時,想要前往廣州,首先是要確定方位,最好的辦法就是逆著指南針的方向一路向北,找到了海岸線就有了辨認方位的可能。
轉航向北,沒過多久便與一支由三艘海船組成的清軍匯合。這些船都是在夜里迷失了方向的,有一艘是他的部下,另外兩艘則是吳文獻的。想起那個老鄉現在還不知道漂到哪里去了,杜永和便是一陣的唏噓。
待過了不知多長時間,在東北方向,依稀的可以看到一個黑點突兀的出現在海天一線。可以肯定是陸地,那便可以成為坐標,清軍艦隊連忙向那里駛去,并且依仗著曾經盤踞廣東,部下中自有對水文、航道有所了解的領航老手,很快就辨認出了那座那處所在的名稱來。
“大帥,是老萬山。”
“老萬山?”
杜永和在李成棟麾下時是管陸師的,對于廣州周遭的陸地情況還算了如指掌,但是出了海就不一樣了,甚至若非是陳凱盤踞香港島的話他的腦海中都未必有這么個島嶼的輪廓。
所幸的是,既然辨認了出來,那船長自也知道其方位在何處。但這既是幸事,卻也是不幸的,因為那座島嶼位于零丁洋南端與南海銜接之處的一系列星羅棋布的島嶼中的最西端。而在那里,隨著漸漸駛近了,他們甚至可以不費太大力氣便能夠分辨出那里有幾間簡陋的房屋,以及一座不怎么顯眼的烽火臺!
“快走,不能被海寇發現了!”
海上無有任何遮蔽,不被發現是不可能了,島上的明軍已經點燃了烽火,一連三股,這是只在發現清軍艦隊時才會使用的。而他們唯一的生路就是自此轉向西北,經十字門水道進入零丁洋,或是直接向西北駛去,遁入香山縣、新寧縣、新會縣之間的珠江三角洲的河道。但是不管怎樣,停留,哪怕一時一刻都是不智的。
連忙調轉方向,杜永和對進入零丁洋與明軍水師賽跑沒有哪怕半點兒信心,干脆就往著三角洲駛去。豈料老萬山以東正有一支由三十來艘明軍戰艦組成的巡邏艦隊,此刻接到了烽火的警示便揚帆駛來,并且很快就追上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