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很快就定了下來,秦王孫可望為顯拉攏姿態,特別設宴款待姚志卓和朱全古二人,并且對西南明軍與江南義士之間的合作表示了積極的態度。對此,姚、朱二人自然是照著雷躍龍的說法對孫可望的高瞻遠矚大加稱頌了一番。
席間,姚志卓和朱全古二人提出了要去覲見永歷帝的要求。這是來之前錢謙益、賀王盛、李之椿等人特別提過的,一定要爭取到永歷帝對于他們所行之事的認可。對此,孫可望也全然沒有阻攔的打算,一口便應了下來,并且表示會派人護送他們二人前往安龍府的行在。
這件事情孫可望沒有理由阻攔,尤其是眼下還要指望著東南明軍和東南的抗清人士能夠幫助他在南直隸站穩腳跟的情況下,更是不可能阻止姚志卓的覲見。于是乎孫可望說到做到,很快就安排了人護送二人前往行在。
安龍府,即是明時的安龍千戶所,位于貴州承宣布政使司西南的普安州南部。從貴州中部的貴陽府城出發,一路翻山越嶺,仰賴著向導的便利,二人以著最快的速度趕到了那里覲見永歷天子。
來到城外,所見是一座狹小得未必有內陸一個鎮子大的千戶所城。二人步入其間,見城內百姓規模,當也不過是座戶不過百,民不及千的所在,約莫就是個大點兒的村子罷了。
帶隊護送的軍官先是待他們見過了安隆府知府范應旭和總理提塘官張應科二人,此二人是孫可望的心腹,見姚志卓與朱全古二人前來覲見,尤是知道孫可望全無阻攔之意,亦是滿懷著猜忌的目光上下打量著,直看得二人渾身不得自在。
過了此二人的一關,姚志卓和朱全古二人便得以覲見永歷帝。永歷天子聞聽江南義士前來覲見,亦是設宴款待。席間二人向永歷天子匯報了江南的抗清運動,同時也提及了不少關于福建的事情。這些,說起來都是永歷天子基本上無從得知的。待到宴會結束,永歷天子也下達了敕書,對他們的計劃和行動進行了背書,二人才告辭而去。
想要的東西拿到了,此來的目的也達成了,二人心滿意足,踏上回返江南的路途,不過也須得先回一趟貴陽向孫可望復命,向雷躍龍告辭才是。
行在路上,二人默契的不談行在任何事,直到幾日之后,隨行之人不復關注于他們的情況下,進了驛館之后,確定了四下無人才敢將心中所想一吐為快。
“貴陽的秦王府富麗堂皇,有些東西即便是不懂的都能看出些逾制的可能。再看行在,破破爛爛的,就算是個小鄉紳也未必能住得慣吧。”
“哎,聽說行在宮殿,原本就是千戶所的衙門……”
二人說及,不由得搖了搖頭。如此對比,孫可望顯然是沒有把永歷天子放在眼里,只怕日后也未必能夠坐視著大明的旗號一直懸在頭頂。
“那個知府和那個提塘官,怕就是用來監視天子的吧。”
“還有那個姓龐的太監,宴會時我看他那眼神不對,弄不好也是個賣主求榮的貨色。”
聲音壓得極低了,細若蚊吶,僅限于二人湊得極近了才能聽的清楚。西南的君臣關系竟然會是這么個樣子,實在出乎了他們的預料之外。回頭想來,臨行時錢謙益一力要求他們面君,并且求得天子敕書以為名正言順,現在看來實在是最為明智的選擇。
“姚伯爺,您說,若是秦王真的帶著大軍奪下了江南,到時候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