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將單膝跪在陳凱面前,口稱死罪,陳凱卻站起身來,將他們一個個扶了起來,隨即便對他們慨然言道:“兵形似水,變化無常。這一次,我也算錯了一些東西。但是,王師前期的順利為我們爭取了有限的時間,現在盡快啟程,與西寧王會獵于新會城下。戰利品我已經預定了,那就是尚可喜的狗頭,諸君請助我一臂之力!”
“末將等必勠力死戰,絕不使一虜逃脫!”
眾將領命,紛紛登船,艦隊由陳奇策的副將帶路,他是最熟悉這里的水文地理情況的。綿延不絕的艦隊從南沙天妃廟碼頭啟程,浩浩蕩蕩的向西而去,進入水道,隨后途徑潭洲水道、桂洲水道、東海水道等珠江三角洲這塊沖積平原上縱橫交錯的水陸交通網,七拐八拐,進入西江時已經是在江門的上游河道了,再向北行事,只要繞個彎兒,就可以抵達鶴山。
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在那些七拐八拐的河道上,期間面臨著逆流、逆風乃至是少量艦船的擱淺等事故,仰仗著有向導帶路,才總算是在那片迷宮式的地域找到了出口。不過,這時候已經是臘月二十二的一早了,艦隊拐入了西江水道,接下來便可以順流而下。眼見著距離江口不遠了,陳凱下達命令,艦隊開始在那里調整隊形,以便于登陸和水戰的戰斗任務展開。隨后,揚帆而下,直接便出現在了周郡村以東的江面之上。
“陸師沿江登陸,先期登陸的部隊就地結陣,以防陸師突襲,騎兵前出,探查情況!”大聲的下達命令,座艦桅桿上的旗手揮舞旗幟,各艦更以最快的速度做出了回應。
“至于江上之事,就看江都督的了。”
“請撫軍放心,末將必不辱命!”
明軍開始在周郡村一帶登陸,后續的艦隊中分出來的一支由江美鰲統領的艦隊。這支艦隊剛剛拐入西江,正在順流而下,但是他們并沒有直接駛向潮連島北面的周郡村一帶搭載艦上明軍登陸,而是在下一處拐口拐進了海洲水道。
原來,清軍缺乏艦隊保障,通過西江時是依靠江門以東的那些江心洲,憑江心洲作為跳板,搭建浮橋,大軍才實現了快速通過。江門以東的江心洲,最主要的便是潮連島,但是潮連島向東的那一處也并非是直接連著陸地,而是隔著一條海洲水道。清軍在海洲水道上一如潮連島連接兩處那般搭建了浮橋,江美鰲的艦隊駛入無人把守的海洲水道,便撐足了風帆,疾馳而下!
帆被風吹得奮力鼓起,艦船在風帆的帶動下加速前進,直奔著海洲水道上的那前后五條浮橋。
戰艦飛一般的駛來,浮橋上正有從北面趕來報信的清軍信使。明軍一度占據順德,清廷在佛山以南的統治秩序已經徹底崩壞了,此番又是為了爭分奪秒,一路狂奔到江門,哪里有時間恢復當地的統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