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是城下的合圍展開的同時,城中央,那一處名為靖南王府的所在冒出了滾滾濃煙。靖南王耿繼茂舉火**的消息迅速的傳到了城西的大營,陳凱側目于李定國,好像這家伙身上是有BUFF的,上一個被殺的三順王就是**而死,現在又來了一個。這是偶然,還是必然,已經很難說得清楚了,因為三順王的最后一號現在就在他的手里面,他也沒打算留給尚可喜以自行決定命運的機會。
新城區那邊,綠營軍官們紛紛改換了門庭,有限的頑固不化者也很快就被他們原本的同僚們送下了地府。文官們倒是很有幾個自殺的,比如巡撫李棲鳳,其他的,以總督李率泰為首的一眾文官則先后被明軍擒獲了,接下來的處置則還要等候李定國、郭之奇和陳凱這三位頭面人物的決定。
太陽初升之時開始,到了午飯過后,城內的清剿行動大致宣告結束了。到了下午,陳凱這一遭也不搭臺子了,直接要求李定國和郭之奇觀禮,并向其他粵西明軍暫借來了這幾年流落他們麾下的廣州本地人,一起來到城東的一處白灰山下。
此處,乃是四年前才出現在廣州的,名為共冢,實乃廣州大屠殺遇難者的尸骨燒出來的骨灰山!
清軍屠城,素來是要留下城內的和尚,讓他們負責收斂尸骨、燒埋外加上做法事等事,既可以清理環境衛生,又可以避免瘟疫橫行,還可以借佛法化解怨氣——我大清屠城都屠出了經驗心得來,真可謂是一舉多得。
此處,便是當年清軍屠城時留下的和尚將城內的尸骨收斂至此,舉火焚燒。作為這一幕慘劇的見證者,時人王鳴雷作《祭共冢文》曰:“甲申更姓,七年討殛。何辜生民,再遭六極。血濺天街,螻蟻聚食。饑鳥啄腸,飛上城北。北風牛溲,堆積髑髏。或如寶塔,或如山邱。五行共盡,無智無愚,無貴無賤,同為一區。”指的,便是此地。
架子直接插在地上,從兩藩王府抓來的尚耿兩家子弟以平南王尚可喜為首一個個的盡數綁在上面。劊子手,是從潮州、瓊州各縣以及粵西各府縣專門找來的老手,從中有評選出了公認技藝最佳的一位老師傅,是當年從廣州僥幸逃出去的南海縣首席劊子手親自主刀。
依舊是凌遲,這是陳凱所知的在行刑過程中給以受刑者最為痛苦且最為漫長的死刑,比那些花里胡哨的妖艷賤貨們對受刑者來得更為痛苦。
此間,共冢那三十余萬廣州大屠殺的遇難者的英靈,以及當年得陳凱援救而得以幸存的本地百姓的代表們分別聚集于此地的前后左右,圍觀著兇徒伏法的這一幕。
站在被五花大綁的尚可喜的身前,陳凱慨然向生者、向逝者吶喊道:“曾經,我聽聞這世道從來都是修橋鋪路無骸骨,殺人放火金腰帶,那時候我便不相信這個世道就該是這樣的。而今日,我陳凱要告訴諸君,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回,不信抬頭看,蒼天饒過誰!”
怒吼、歡呼,聲浪沖破云霄,席卷大地。亦如那粵海的波濤,或有潮落之時,但終究會掀起萬丈波濤。
(第三卷,粵海怒濤,完)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