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濟特區,嗞嗞,怎么突然有了在南海邊兒畫了個圈兒的感覺呢。”
或許是某一份來自于異時空的王霸之氣,頓時激得陳凱是一陣寒顫,雞皮疙瘩在皮膚上濃墨重彩的閃了一輪,好生別扭。
輕咳了一聲,帶過了尷尬,陳凱便點到了清遠、三水兩縣的知縣。對于這兩處,民生恢復自然是好不了的,但最重要的還是對于軍需物資的轉運,尤其是三水,粵北和李定國這兩部分的軍需供給都要從這里通過,斷不容得半分有失。
“但是,切忌占用民力過甚。”
這是既要讓馬兒跑,又不讓馬兒吃草的節奏。奈何,官場從來都是官高一級壓死人,陳凱一個巡撫,正二品的大員,直接給這些七品的芝麻綠豆官兒下任務,加擔子,但凡是有打算在仕途上更進一步的,沒準兒還要對此心生感激之情呢。
在座的官員們一個個的報過了本地的情況,陳凱也一一作出了或長或短的指示。隨后的順德、香山二縣,一個強調了絲綢生產,另一個則側重于與澳門方面的關系。直到最后了,新會一縣,那一處在去年于明清兩軍兩番惡戰,兵禍連綿,稱得上是廣州府最為殘破的那一處地方,陳凱更是著重的指出了減免稅賦的重要性和執行。
“本年度,廣州轄區各縣都有著不同程度上的減免稅賦政策。這一點上,新會是最受益最大的,足足免稅兩年的時間。但是,本官要說的清楚了的是,無論是新會,還是其他各縣,減免稅賦期間,有敢以征收稅賦或是其他名目盤剝百姓的,伸左手的本官剁他左手,伸右手的本官剁他右手,說到做到!”
“下官等謹遵撫軍之令,與民休息,不敢有半分違逆。”
至此,起身應和之聲已經甚為齊整。陳凱看過了,只是微微一笑,便不復說些什么。待到會議結束了,即將上任的廣東布政使王江前來匯報關于廣東一省鹽課、漁課等方面的人事安排預案,陳凱只是粗略的一掃而過,便直接交給了王江去安排。
在明朝,最初地方上的行政、司法、軍事三權分立,布政使司衙門是專司負責行政事務的。陳凱很放心的將這些事情交給王江這么個生員出身的官員,一方面是他根本不相信科舉考得好就一定有治政之能,更重要的還是在于王江自身能力早有體現。真正到了實處,能力還是要大于單純的文憑的,但文憑更高,有利于日后發展也是古今同理。
就像是李定國和郭之奇聯署了任命陳凱為廣東巡撫的奏疏,朝廷是不可能駁回的一樣,陳凱已然寫了奏疏申請以王江作為廣東布政使,如今的大明朝廷也一樣不會駁回。正式上任的日期將至,王江那邊反倒是越加忙得不可開交。
廣東一省的官僚體系的重新建立,有兩廣總督了,也有了廣東巡撫,馬上也有了布政使,指揮使方面于當下的情況是可有可無的,唯一缺了一個的就是負責司法的按察使。這一任命,倒也沒有讓陳凱等太長時間,幾乎就是王江正式上任前夕,福建那邊送來了一封書信,上面鄭成功提到了他準備舉薦的廣東按察使的名諱。
“曹從龍,竟然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