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克并不知道韋老爺的疑心病又犯了,知道也不會在意。
這就是韋老爺的日常。
況且路克不是超人,沒那么高的自我要求。
他也不是韋老爺,沒那么強烈的不安感。
操控輿論是有點陰暗,但也只為自保。
行俠仗義可以讓自己變強,也還不至于不擇手段地變強。
所以,“神”不屑于干的事,他可以干。
“人”沒時間干的事,他有時間干。
DC這些超級英雄懶得做、沒時間做、沒金錢和資源做的“品牌運營”,還是交給他來操作吧。
大多數“運營方案”在戰甲智能程序里有備份,稍微因地制宜地調整下就可以用。
反正人性這東西,無論隔壁漫威老家還是DC這里都沒有本質上的不同。
偏偏“運營方案”的關鍵,并不是很多人以為的噱頭、吹捧,恰恰是對人類心理學的實際應用。
這就是為什么網絡時代后那些網紅、明星出事的原因,乃至事后公關,大家時常有一種莫名的熟悉感。
因為他們大多都是按照一類運營模式推出來的“產品”。
運營有模式,危機公關一樣有,而且同樣是專門針對人類的心理,特別是社會心理學,更具體一點說就是群體心理學的實際應用。
只要操作得好,讓輿論集體睜眼瞎,指鹿為馬都不難。
說起來,DC這個“正版”的正義聯盟的組成比路克在隔壁老家運營起來容易得多。
一個放在宇宙里都近乎無敵的超人,就足以自保。
雖然韋老爺就有“疑似”弄死超人的方案,但這需要時間。
然后,就是“聯盟一枝花”的戴安娜。
既能打又能抗,頭腦、情商、心理素質沒有任何短板,偏偏還長得英氣迷人。
男性見到她差不多全跪,女性起碼也要跪一半——怎么說也能跟女性自強拉上點關系不是。
韋老爺不多說,已經快把GCPD都弄成自家開的,說一聲俠名遠播也不為過,是團隊整體形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剩下的……呃,還是做點內務吧。
倒不是看臉,實在是他們經歷太少,缺乏成為“團隊巨頭”的底蘊。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超人輕飄飄從天而降恍如神靈,韋老爺高踞樓頂披風飄揚,女戰神劍盾雙持準備發動進攻,那場景都是滿滿的“氣場”。
層次稍微低一點的人,都沒膽子質疑他們。
但如果想想亞瑟那傻二滿臉嘿嘿笑,或者小巴眼珠亂轉撓頭,或者維克多……呃,這個就算了,會被質疑不是人。
這情形只會讓圍觀群眾的(馬蚤)話率增多。
所以三巨頭就是很好的“三門面”,換成韓國偶像團隊,就是主唱擔當、顏值擔當、跳舞擔當,足夠滿足八成以上的期待感。
這樣一個資源現成的小團隊,路克想“運營”起來,比隔壁老家從無到有容易得多。
而隨著他“運營計劃”的推進,團隊成員被別人坑死的可能性只會越來越低。
等到幾年后,哪怕真有人能殺掉包括超人在內的某個超級英雄,路克轉手也能把死者捧上神壇,受人敬仰。
敵人卻會被打進糞坑,永世不得翻身。
那時,就不是擔心誰想對付正義聯盟,而是正義聯盟想對付誰的問題。
更重要的是,這樣一個“團隊形象”運營起來后,路克之后的行動無論內外都不用太顧忌。
只要不大張旗鼓,有些事做就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