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雖如此,他卻也沒再關心輿論問題,而是按照自己的計劃開始行動。
除了幫忙弄基金會的事,路克并沒有請求托尼參與其它具體行動,只是讓他別太早動手,避免打草驚蛇。
這就是各自行動的意思。
路克懶得向托尼編造自己的行為動機,托尼也有自己的小心思,沒必要硬湊在一塊兒。
和習慣性想當頭兒的大少一起行動,絕不是太美妙的感受。
在托尼腹誹蝙蝠俠時,路克其實沒那么煩惱。
蝙蝠俠的困境,永遠是針對蝙蝠俠這個馬甲。
路克會認真以對,但肯定不會接受什么“道德審判”。
那個女嘉賓所說的超級英雄,是安吉爾。
新聞出來后,他也向安吉爾詢問過當時的情況。
大體來說,這個女嘉賓說的沒錯。
但不知是她自己真不知情,還是有意隱瞞,在她描述的情節中缺少了很多關鍵的小細節。
比如她一句都沒提到,安吉爾是在與實驗體的廝殺中撞破了墻壁,進入這一家時她還和兩只實驗體糾纏著,直到打出了房間。
所以,她的求助對于正在戰斗的安吉爾根本無法顧及。
這也不能怪安吉爾。
路克下達的命令是盡量擊殺實驗體,而不是全力幫助市民。
安吉爾不是正常狀態,處于被路克控制狀態的她沒有那么高的情商。
路克不能下令讓她隨時救助市民,這會與擊殺實驗體的命令產生很大沖突,造成兩件事都做不好。
其次,實驗體當時已經在這個女嘉賓的隔壁。
如果安吉爾不出現擊殺實驗體,那他們一家是不是下一個受害者,未嘗可知。
出現這種事,并不是因為安吉爾馬虎。
路克給她灌輸的各種安全守則里,注意平民安全這條是有的。
但那一晚的戰場是實驗體選擇的,并不以路克他們的意志為轉移。
除非路克他們坐視這些實驗體殺光整棟樓的人再出來,否則只要進入樓中救人,就必然會產生這種結果。
正所謂多做多錯,不做不錯。
如果路克他們選擇不出現,那這一家死光了也不關路克他們的事,也不會有活人出來搞這一出。
路克對這種事早有心理準備,托尼覺得他會郁悶,那也是想太多。
這就是人性。
有人高尚,就有人卑劣。
有人知恩圖報,就有人忘恩負義。
有人講道理,就有人以自我為中心。
只要經歷多了,那遲早會遇見某一種人,和社會好壞無關。
各種各樣的人構成了社會,無所謂對誰失望,對誰滿意。
路克從不把那些蝙蝠俠粉絲當回事,因為他太清楚粉絲這種東西有多不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