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弘毅作為科舉狀元,是天下文人心目中的代表。
金才子帶著許多才子們在他府上繪聲繪色的描繪劉益的惡行,還添油加醋的說道:
“劉益那惡賊狂妄的說,天下文人在他眼里一文不值,即使是天子門生,現在他就要拿天下文人開刀,看看這世上誰能動得他。
王大人,你聽聽,這惡賊不除,我大漢危矣。”
“是啊,王大人,金公子說得都是真的,如果連文人都要斬盡殺絕,我大漢將沒有人才了,這將國不國啊。”
王弘毅假裝很生氣:
“這惡賊,平時傷害老百姓也就算了,現在居然要動了大漢的根基。
諸位請放心,我作為監察百官,一直想要給劉益惡賊治罪,只是皇上護著他。
如今他要毀掉我大漢根基,皇上絕對不容忍,請各位做好萬才上奏書,簽好名字,最好是血書,我們就可以在朝堂上形成殺他的勢。”
而王弘毅心里的想法是:
“本來想離間他們兄弟二人情感,這下好了,自己找死,即使劉益這次不脫一層皮,至少也能在皇帝心里買下仇恨的種子。
而且,這次鬧劇,必須把這信息傳給匈奴單于和公主,讓鐵弒原一入門就暴揍這小子。”
王弘毅的算盤確實很不錯,學子們在布上寫下血書,一夜之間,數千名學子紛紛咬破手指簽字。
王弘毅連夜跑到李林翰府,把這計策和他們說了一下,好好謀劃如何徹底讓他們兄弟情感破裂。
李林翰老謀深算,他知道這些年皇帝之所以不敢動劉益,自然是先帝有密旨。
而且劉益所做的事情,沒有動了他的根基,即使搶國庫,也是偷偷轉移金錢,在幫他開脫。
而和親的事情,本來就是像挑他們兄弟之間的感情。
以劉益的性格,不管知道不知道鐵弒原的長像,但最終嫁過去后,必定恨死皇帝。
如今卻先讓皇帝恨劉益,這不失為一條妙計。
天下學子,那是大漢皇朝的根基,所有在朝的文官、各個地方的官員都是學子出身,他們的身份幾乎都是天子門生。
劉益不怕他們放在眼里,而且強搶天下第一才女王玉鳳,這是挑釁,挑釁皇帝的威嚴。
一切準備就緒,只等待明日的早朝。
一大早,皇帝問王志:
“今日可有這么異常?”
“陛下,眾臣準備集體彈劾平陽王。”
皇帝邊穿鞋子,邊問道:
“這次他們又以什么名義?”
“據說是平陽王挑釁天下學子,還搶了天下第一才女做王妃。”
皇帝直接把鞋子扔了,大罵:
“混蛋,這個時候居然做這等事情。這早朝不上了,你去跟他說,讓他自己看著辦,是讓朕殺他還是他出來給天下學子們道歉。”
王志急忙撿起鞋子,說道:
“皇上,不要氣壞了龍體。”
“前段,搶人,強行管理街道,強行收保護費,朕也就忍了,看看每天彈劾他的奏章,都推擠如山了。”
“皇上,平陽王這樣做還不是為了保護您。”
“就你替他說話,你看看,哪一件事情,是能讓朕省心的,那些老百姓也就罷了,還挑釁天下學子,這些都是朕的門生,你說朕什么辦?”
王志也不知道說什么,他倒是不像讓皇帝上早朝,但今天群臣義憤,必定到后宮來見,這一關恐怕是躲不過了。
“陛下,早朝恐怕還還得去,這么大的事情,他們會鬧到后宮,到時候后宮也不得安寧。”
“朕看誰敢?”
但皇帝還是穿了鞋子,滿臉怒氣,連早飯都不吃。
眾臣跪拜之后,王弘毅直接站出來:
“陛下,臣有本奏。微臣要彈劾平陽王劉益。”
“呈上來。”
皇帝接過竹簡,看完后大怒:
“上面寫的可是真的?”
“皇上,千真萬確。平陽王劉益平日橫行霸市,但皇上仁慈,都沒計較,但平陽王越來越張狂,直接對天子門生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