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附議。”
“臣附議。”
......
大臣們紛紛附議。
皇帝此時心里高興,自然不會生氣。
秦舒蝶的確是一塊心病,皇帝下令圍剿很多次,但就是失敗。
李林翰的確也很厲害,先說毒瘤,然后讓劉益替太子親衛報仇,顯然要讓劉益帶出成績,才能體現他能教太子。
另外從武功層次來說明。
秦舒蝶大部分都是自己親自上陣,打得皇帝派去的將軍落荒而逃,加上秦舒蝶很會用兵,直接將朝廷軍隊給擊潰,不少主將還被秦舒蝶暗殺。
在當今大漢朝中,劉益被暗殺最多,卻安然無恙。
毫無疑問,這暗示當朝只有劉益能拔掉秦舒蝶這顆毒瘤。
“皇上,臣愿帶兵圍剿秦舒蝶。”新任兵書尚書楊斌浪站出來。
李林翰咯噔一下,他們漏掉了這個家伙。
其實他們拉攏過他,他并不理會反而警告他們。
“楊尚書是位文官,職責是謀劃軍事,而不是要親自上戰場,而且秦舒蝶有萬夫不當之勇,非平陽王的武功方能抗衡。”
“打仗講的是策略,謀略,而不是匹夫之勇。”楊斌浪反擊。
“皇上,楊尚書勇氣可嘉,但只有平陽王才能確保萬無一失。”
雖然大漢有不少名將,但大多數都是和秦立是同袍,自然不愿意正面對抗。
而且他們都是守在邊關要塞,不能離開他們的崗位。
而出征的主將,死的死,傷的傷,沒有人是秦舒蝶的對手。
那為何以前不讓劉益去圍剿他呢?
自然是他沒當過兵,沒有領兵的經驗,而且,以前他們只想除掉劉益,更是沒有強硬的好借口。
皇帝自然明白楊斌浪想要立功,想要站穩腳跟才站出來,但現在并不是時候。
但他也知道,只有劉益是最合適,而且現在騎虎難下。
他更明白李林翰借刀殺人。
但現在太子的事情,劉益必須得接盤。
“宣劉益進宮。”
“微臣愿意去宣旨。”王弘毅站了出來。
這是他們的計劃之一。
秦舒蝶被劉益用了之后拋棄而痛恨無比,如果讓王志或其他太監宣旨,那他一問皇帝讓他進宮是為了什么事情。
太監們自然懼怕他而交代清楚,以他的性格,他的女人無數,才不會在意秦舒蝶,更不在意什么剿匪,必定不會來朝堂上。
“那就辛苦王愛卿。”
王弘毅宣旨之后,劉益愛答不理,并沒有準備上殿。
“王爺,這可是圣旨,莫非你想讓我們有殺你的借口。”
王弘毅就直接威脅,而且一副小人得志的樣子。
雖然抗旨劉益沒少干過,但每次都是王志宣旨。
這王志以前是恨鐵不成鋼,但愛護之心還是有的,經常用王爺身體不適,或王爺正在修煉內功不能被打擾之類的搪塞皇帝。
現在王弘毅拿圣旨,劉益再狂妄也不敢直接打了或殺了。
劉益想了一下,的確,太子造反這破事還真不能讓別人知道,如果自己抗旨,那其他大臣就有借口讓皇帝調查自己,那派來的人必定是李林翰的人,而且信息部和保密部不允許別人查。
姚良趕緊查看朝堂上的信息,但并沒有信息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