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十分為難,他沒想到結局竟然如此。
“平陽王的意思......”
“諸位大人在設局殺本王時可曾想過會有如此下場?本王放過你們,豈不是讓你們有再來殺本王的機會?”劉益冰冷的回答。
皇帝感覺劉益殺意正起,而且是大殺四方的氣息,十分恐怖。
“平陽王,他們也是為朕著想,秦舒蝶的確是朕的心病,朕每天都想著如何除掉他們。”
“既然皇上有份,愛什么處置就什么處置。”
劉益說完,直接離開大殿,心里舒了一口氣。
姚良趕上來扶著劉益上馬。
“秦舒蝶是誰?”
姚良邊走邊邊把之前劉益和秦舒蝶的事情說了一邊,劉益叫了一聲:
“好險。”
姚良得知朝堂上的事情時,問道:
“王爺為何不答應剿匪,這樣咱們就可以掌控軍權,以后能做的事情更多了。”
“剿匪是肯定要剿的,何時出手,是本王決定而不是他們替本網決定。”
“那秦舒蝶可怎么辦?”
劉益的確一肚子氣,雖然他沒見過秦舒蝶,但他能體會到秦舒蝶心中的痛苦。
自己該如何面對,是一道難題。
反叛朝廷,那肯定是死罪。
但她是忠良之后,又是敵人的敵人,能合作,自己未來的道路上,必然是一把鋒利的劍。
但那個以前劉益傷害她那么深,如何才能讓化解這段恩怨。
幸虧劉益留了個心眼,倘若真的答應剿匪,恐怕真的兩敗俱傷,而李林翰和王弘毅等人坐收漁翁之利。
眾臣依舊長跪不起,每個人都十分害怕。
“李愛卿,請求下旨的是你們,現在朕是收回圣旨還是讓平陽王行使便宜行事之權?”
雖然有不少大臣心里罵皇帝:“你若不給便宜行事之權,又怎會被他利用來對付我們?”
但又不敢說出來。
而且當時沒有大臣反對。
大臣們沒想過劉益挖坑如此大,他說和剿匪有關的便宜行事之權,他們哪里想到自己居然被算計了。
李林翰冒著冷汗,這可是前所未有的大事。
圣旨下發,就必須執行,如果不執行,皇帝威嚴何在?
如果真的不收回圣旨,那百官生不如死。
如果一兩個官員,抄了,也無所謂,即使殺了,那也無所謂。
但現在整個朝堂的官員都被設計了。
“微臣有錯,沒想到剿匪耗費如此巨大,請皇上責罰微臣。”李林翰自己抗下這大罪。
“朕說的是現在怎么辦,而不是誰擔罪的問題。”皇帝怒了。
“任憑皇上做主,任何懲罰,微臣都能接受,只是不能讓劉益抄了百官的府庫。”
皇帝想了想,倘若當時抄一兩個,那也就算了,現在要抄,得全部抄家,即使換個人抄百官府庫,百官的隱私也不能暴露在陽光下。
這是歷代帝王最忌諱的事情,雖然皇帝有權知道大臣們的錢財來源,但僅限于某些有可能犯錯的官員,如果全部官員都大張旗鼓的吵架查驗,那百官對朝堂的心就會動搖,大漢就運轉不起來。
“那朕就收回圣旨。”
皇帝話還沒說完,百官叩頭:
“感謝陛下不抄府庫之恩。”
“但是朕收回圣旨,有損朕的威嚴,所以你們必須接受嚴厲的懲罰。”
“臣等愿意接受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