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們紛紛跪下,他這樣的功勞,本來是王爺了,再往上的確就是皇帝了。
“臣等無能,未能為皇上分擔一二。”大臣們紛紛喊起來。
如果沒有現在的劉益,現在大漢恐怕早就亂了。
大臣們心里都明白,但敵人就是敵人,弄死劉益比什么都重要。
但是皇帝似乎下定決心,李林翰又想到了對策,高聲大喊:
“皇上英明。”
大臣們紛紛驚訝,還沒反應過來,李林翰繼續說道:
“如此好事,我們應該派一位官員帶著裝備去賀喜穆安王。”
大臣們才反應過來,但他們還是不明白,誰去誰送死,難道......
“李相眼光果然不同,不知李相有何人選?”
“啟稟皇上,武器鎧甲是平陽王所造,現在他又是穆安王的女婿,女婿理應上面拜謝岳父岳母,所以平陽王最合適。”
這殺招的確厲害。
李林翰早就摸清皇帝的心思,他知道,反對基本無效,還不如利用現在的這個機會來布局殺劉益,自己千辛萬苦的設局很多次,他安然無恙,如果穆安王來殺他,說不定能成功。
皇帝一聽,心里說道:
“果然沒安什么好心,任何官員去,都九死一生,而劉益去,必死無疑。”
于是說道:
“朕覺得現在煉鐵和造紙都離不開平陽王,而且他并不是官員,并不適合接此任務。”
“皇上,倘若平陽王親臨穆州,那能體現陛下對待穆安王的愛心,而且穆安王也能好請教平陽王如何打造這些戰甲,平陽王趁次機會查探穆安王是否有反叛之心,一舉三得。”
“臣等附議。”大臣們紛紛跪下,除了龐牧和楊斌浪。
輪算計,兩人和李林翰差得遠了。
李林翰知道,皇帝已經下定決心把劉香蓮賜個劉益,而且想送兩千套裝備平息穆安王憤怒,這背后必定發生什么大的事情是他們不知道的。
要么就是劉益盯上了劉香蓮,皇帝順水推舟,弄個賞賜總比被搶的好,要么就是皇帝厭倦了劉香蓮,但又不能直接冷落她,因為穆安王不樂意。
所以把劉香蓮以賞賜方式給劉益,合情合理,再用裝備安撫他們,表示他們并沒有失去圣心。
所以皇帝鐵定了心,看起來又合情合理,還不如自己順水推舟,把劉益推到穆安王面前,不管劉益有多強大,離開了皇城,就像沒了羽毛的鳥,只能任憑穆安王宰割。
貴妃被貶為王妃,而且還不是正妃,穆安王再能忍也不會就此罷休,而作為萬惡之源的劉益一旦出現在他們的面前,所有的怨氣只能朝劉益發泄。
皇帝滿臉怒氣,劉益本來是直接走掉,但看到皇帝要生氣,想到寧神醫說的話,急忙說道:
“好了,本王去就是了,用不著他們在這里說三道四的。”
皇帝的怒火也被壓制下去了。
“王爺果然有膽魄,而煉鐵和造紙技術都在王爺手上,一旦王爺走了,恐怕無人管理,微臣推薦......”李林翰打算要接手。
“好了,就讓楊斌浪接手吧。”皇帝知道李林翰絕對不能染指。
“皇上,楊斌浪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