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益拿一張紙,畫了一把弩,一把可以連射的弩。
根據歷史,諸葛連弩在三國時才出現,因體積重量偏大,大發明家馬均改良,因工藝過于復雜,箭也是特制的,無法大批量生產,后失傳。
劉益雖然不知道詳細的工藝,但彈簧的原理是知道的。
彈簧的原材料高碳鋼材劉益是很熟悉的,不同的是,他要重新制定工藝,工藝也相對復雜。
他已經意識到,強硬的武器是保障,像今天的事情,如果自己有強力的武器防范,至少也不會死這么多人。
至少這連弩出現,能震懾敵人,而且未來對付匈奴騎兵,也是好武器。
要對付匈奴,就得養馬,訓練騎兵,而且要數量優于對方才能和匈奴一戰。
這些沒有幾十年的積累是不可能實現的,而且中原的馬和匈奴的馬差距不是一兩節。
如果連弩出現,加上強力的彈簧推動弩箭,直接將騎兵射殺,無疑是騎兵的克星。
古時候弩箭依靠的是杠桿原理和彈簧原理,那時候的彈簧并非現代的彈簧。
而劉益設計的彈簧像現代的彈匣,射完一支可以下一支箭自動往上彈繼續可以射,這根本就像現在的自動槍。
“這是一把弩。有了它,以后這些進犯的敵人都是渣渣。”
“有這么神奇,渣渣是什么?”
劉益發現說漏嘴了,笑著說道:
“就是被打死后的樣子。”
“好厲害,那臣妾立刻安排他們加工。”
“本王親自去,對了,其他事情就勞煩你了。”
“這是臣妾該做的,顏震驚臣妾已經完成改編,只是兵權在咱們手上,皇上會不會忌憚?”
“無妨,明天開始,挑選五千精銳出來訓練,本王親自訓練,這次去穆州得帶上他們,對了,和老丈人說謝謝他,又讓他破費了。”
賈家在劉益回來之后,將皇城所有現銀全部送到平陽王府,王富貴自然也識趣,把大半部分現銀送來,他之前質疑姚良,要阻止他調兵,擔心劉益報復。
賈碧玉安撫了王富貴,說他做得很好,王爺進宮前夸贊他。
他受寵若驚,心里想著,沒治罪就不錯了。
他也不敢叛變,因為他看到了劉標的下場。
雖然是商人,但精打細算是必須的。
他很關注當前形式,當初為了討好劉益,不得不巴結他,后來感覺上了賊船,雖然撈到了不好好處,但劉益樹敵實在太多了,有些后悔了。
他也不敢退出,他只是一名商人,那些當官的壓根就看不上他。
也暗自僥幸,因為劉益沒有把他們的關系公諸于世,否則他度日如年。
后來他也發現了端倪,賈家表面上痛恨劉益,但主事的賈碧玉居然盡心盡力為劉益謀劃,他才知道賈家其實也投靠了劉益。
看到劉標的下場后,他仔細分析,大概總結出兩個道理:一是背叛劉益的必定沒好下場,二是投靠李林翰更是沒好下場。
賈家當初投靠嚴家,世人皆知,后來發生劉益劫持賈碧玉事件,王富貴仔細琢磨,發現這之后賈家完全就是扶持劉益,所以劫持肯定是表面文章,而實際上賈家對嚴家不滿,暗中投靠劉益,獲得巨大的的利益回報。
想到這些王富貴冒著冷汗,幸虧自己當初投靠劉益,要不然,自己早完蛋了。
王富貴哪里知道,倘若劉益不是惡人身份,壓根就看不上自己,更別說把自己收入麾下了。
聽完賈碧玉把所有事情都說了一邊,劉益表揚賈碧玉做得很好。
賈碧玉安撫巡防兵,并且將信任的侍衛安插到里面,拆分重組。
加上賈家和王富貴送錢過來,死去的人都給了安家費,也答供養他們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