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藩是李林翰胡謅來的,他的目的就是讓各大親王仇恨劉益。
這個從未被提上議程,但李林翰知道各大親王的軟肋就是削藩。
“沒錯,他這一秒計把本想和諸位王爺都算計進去了,無奈,本相中計了,被他翻盤達成第一個目的,如果景王您殺了本相,他的第一個目的就徹底達成。”
景王這時候十分憤怒,想想覺得李林翰說得十分有理,而且景王對劉益十分不滿。
幾個月前,劉益洗劫了景王的地下錢莊,殺了自己的打手,若不是鞭長莫及,早就和劉益翻臉了。
“豎子可恨。”
“是啊,景王,若您殺了本相,他就可以達到借刀殺人,而且還可以達到第二個目的:有借口削藩。”
景王想想,的確也是,李林翰什么說也是朝廷的丞相,自己殺了皇帝的確有借口,但發兵的事情已經讓皇帝懷疑。
“那你的意見是本王罷兵?”
“王爺,您是正統,若您沒有好的借口發兵,那么就被認為篡奪皇位,其他親王就有理由討伐您,而您的土地將會被他們瓜分。”
景王心里冒著汗,的確,自己是強大無比,但其他親王一旦聯手,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
“這口惡氣,本王實在忍不了。”
“王爺,忍一時,換來千秋帝業,何樂不為?”
景王哈哈大笑:
“那本王也只是王爺,何來帝業?”
“王爺您想想,皇上一直縱容劉益作惡,民心早就失去,而且還得罪各大親王。
若您忍一時,等待一個時機,那么總有民怨爆發的時候,到時候,當今太子是劉益的學生,自然也被民怨給淹沒,而逍遙王無兵無權,當皇上的也只能是您?”
李林翰的確是老謀深算,這種情況下,完全說中要害。
他要做的是為自己的未來謀劃,解決眼前的難題。
因此,他并不在乎在景王心里埋下一個造反的心。
“好,本王就忍一時。”
李林翰的任務終于完成,他要準備去樂山王劉山那里,同時派信使給把景王已經罷兵的消息告訴各位正在王爺那里游說王爺罷兵的官員。
收到信后,王弘毅準備好美女和金錢,拜見優王。
優王看到了美女和金銀珠寶,自然樂得開花,王弘毅趁機說道:
“王爺,劉益設計劉益能生而皇帝不能生的計謀,目的就是滅了相爺一脈,同時引各位王爺發兵進攻皇城,他就有機會削藩。”
優王勃然大怒:
“劉益這豎子好大膽。”
“如今,景王已經罷兵,本官覺得您不如跟在景王后面,之后發生任何事情,景王打先鋒,您卻可以收漁翁之利。”
景王點了點頭,也收到了景王已經取消發兵的計劃,自己自然也就罷兵,天天鶯歌燕舞,好不逍遙。
其實,削藩的提議是王弘毅提出的,要說服各大親王罷兵,就必須用劉益來設計,目的就是引發各大親王發兵,那么皇帝就有借口削藩。
這個削藩的提供者自然是清惡教,這是陽謀。
他們要解決各大親王發兵的危機,就必須使用陽謀。
而發兵是削藩的借口,各大親王自然不敢輕舉妄動。
九大親王都被各位大臣用削藩及景王罷兵說服,紛紛按兵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