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消化內科門診,王磊找到分診護士。
“今天發熱的人多嗎?”
“多。我還正納悶呢。”
“拉肚子的人呢?”
“也多。不過沒發熱增加得這么明顯。”
王磊微吸一口冷氣,越發象了。
但是仍然沒有任何依據。
這種事,別說一點證據都沒有了,就算有證據,不夠充分不夠確鑿的話,也不能隨便下結論。
回到自己的診室,又看了幾個病人后,先前出去做檢查的發熱病人陸續回到診室。
拿起小血單子一看,果然白細胞沒什么變化。
白細胞檢查是很有價值的。
細菌感染的話,絕大部分人的白細胞會升高。
而傷寒比較特殊,雖然也是細菌感染,白細胞卻不會升高。
這是傷寒區別于其他細菌感染的有力證據。
但是問題來了。
如果不是細菌感染呢?
白細胞也不會升高。
所以這仍然不能作為證據。
王磊讓病人掀起衣服,檢查胸腹和肩背部有沒有玫瑰——
玫瑰疹,傷寒的特征性證據之一。
毫無意外,一個都沒有發現。
玫瑰疹本來就不容易被發現,近30年來,傷寒越來越不典型,就更不容易找到玫瑰疹了。
王磊沒有氣餒,又讓病人伸出手,自己伸出三指,放在病人的寸關尺上。
沒錯,西醫有時也需要搭脈,尤其傷寒,搭脈能發現另一個特征性的證據——相對緩脈。
一般來說,發熱會導致心跳加快。
但傷寒病人不會,尤其典型傷寒,由于副交感神經興奮,脈搏會相對緩慢,叫做相對緩脈。
很遺憾,仍然沒有發現。
王磊不由對自己的想法產生了懷疑。
一個有力證據都沒找到,難道真的不是傷寒?
他在這檢查半天,查完既不下診斷開藥,也不讓人走,幾個發熱病人都有點不耐煩了。
高中女生的媽媽說道:“醫生,到底是什么病?”
王磊答道:“需要進一步檢查。”
聽到檢查二字,大家伙更煩了。
“不就是肚子痛嗎?還要查什么?”
“就是,你們就喜歡開檢查單。”
“檢查太貴了,真是看不起病。”
孫昊在對面朝王磊使了個眼色,示意他妥協。
他也看了幾個類似病人,全都輸液去了。
這是通行做法,以我國病人的數量,都要查明病因再處理的話,醫療系統就該癱瘓了。
而且這樣做的時間成本、金錢成本、痛苦成本都太高,病人也不可能接受。
所以醫生只能根據經驗,給予可能最安全、效果最好的處理。
王磊明白孫昊的好意。
如果只根據病情需要處理的話,遭投訴算是運氣好,弄不好會挨揍。
挨刀都不無可能。
但萬一真是傷寒呢?
對病人自身而言,如果不做特殊治療,不嚴格控制飲食,會死人的。
對社會而言,不查明發病緣由,不做強力控制,會爆發的。
這種病麻煩就麻煩在早期很容易誤診,它太像別的病了。
如果病情超過一周,確診的難度就會大大下降。
但每浪費一天時間,都可能多成百上千的病人。
相反,每早一天控制,就可能少成百上千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