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樓臨街的窗前,將四根竹竿伸出窗外,竹竿末端各掛一個繡球,每個繡球只用一種顏色的布料,分為紅、黃、藍、白四色。通過調整竹竿讓繡球懸于同一高度,繡球落地點也位于一線之上,并在地面上用麻繩將這條線標記出來。
繡球距地面一丈半左右,相鄰的繡球之間大約間隔二尺,撥動竹竿上的機關,對應的繡球就會掉落下去。
考核是一個個進行的。參考的預備武修需手持一個木盆,木盆口比繡球大不了多少,人站在距離麻繩一丈之外;準備好之后考官會先隨機喊出一種顏色,然后立即撥動機關讓對應顏色的繡球掉落,參考人員聽到喊出的顏色后能動。每次繡球都被隨機掛放。
在可以動用真氣的情況下這種考核根本不會被武修門放在眼里,但是成為“普通人”后,缺點就被放大了。
像繡球稍歪了一點砸在盆口上的這種都算是好的了,那些差一點點就能進到盆里或者進到盆里又彈出來的看熱鬧的百姓門還會跟著一起可惜地直咋舌;不少人是“拿”臉去接繡球,眼睜睜看著繡球砸到臉上也不知道躲(其實本能地想躲只是身體反應不過來);更有的跑得是挺快,端著木盆等“半天”結果連繡球的邊都沒碰到,這種顯然是眼神不好使的,畢竟落點都用麻繩給標出來了。后兩種情況只能惹得大家伙哈哈大笑了,估計每個人心里都會冒出這么個想法:“沒有真氣的武修還及不上我呢!”
牛二只接到了三個,被繡球砸得灰頭土臉。考官還是面無表情地在紙上寫了幾筆。從最開始考力量時牛二就注意到了,遇到成績好的,考官在登記時會下意識地點點頭,遇到成績差點的則會搖搖頭。“雖然不是好的,但應該也不差。”牛二見他面無表情時便這樣想。
最后一項真氣考核就是檢驗想要成為一名真正的武修是否具備深造的價值了。
此項考核較慢,每個人都要分兩天進行。第一天是為了讓所有人將體內的真氣排空,檢驗其一年來的真氣凝化量;第二天則是檢驗大家經過一天的修煉后,體內能凝化多少真氣,說白了也就是考察凝化真氣的速度。
項目設置看上去也比較簡單。在屋內靠墻懸兩根繩子,繩子的末端水平綁著一根手指粗的鐵絲,鐵絲下是一張四四方方的宣紙,宣紙的一邊貼在鐵絲上,宣紙朝向“預備武修”的一側畫有兩個圓圈。墻上自上而下錯落地倒插著幾只沾有不同染料的毛筆,筆尖沖向宣紙。
考核時需站于紙前,兩臂抬起,雙掌分別置于一個圓圈中,掌心距離紙面十寸,然后將全身真氣調動至掌間向,經雙掌向正前方發出。紙張受力向后鼓動,觸碰到毛筆尖時留下印記。根據印記來判斷動用的真氣量。
第一天考核完之后是不讓離開的,為了防止有人凝化真氣時取巧,一考完就會被安排進入密室中。在此之前考官會進行把脈,直到確認感受不到體內有真氣的運行。密室中不吃不喝的自行修煉到第二天酉時。因為密室數量的限制,如果“預備武修”考核的人多,可能分三到四波才能考完,也就是六到八天后才會張榜公示成績。
牛二第一天的考核顯然讓考官比較滿意,因為他難得地點了點頭。但是第二天的考核紙張只是稍稍鼓動了一點點。考官那面無表情的神態又讓牛二的心懸了起來。
最終的結果就是,牛二雖然以倒數第一名的成績通過了考核,名額卻被他人竊取了。如果當時他知道的話肯定會質問自己的師傅,但是直到若干年后他才知道,也不過是略感驚訝,淡淡地笑笑罷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