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漢三可不管戲志才在想些什么?在他看來,過幾年就到黃巾起義了,那些東西與其放在衙門糟蹋,還不如他自己笑納
(本章未完,請翻頁)
,反正他是縣令他最大,別人也不敢說三道四,只要他積攢夠底蘊,將來也好創建龐大的商業帝國,百姓們也能收到實惠。
河北多平原,水系龐雜,種植莊稼可以實行‘機械化’,若是一家一戶發下去的話,搞不好百姓們一年出產的糧食還沒有衙門出的多,比如說一片土地百余人就能弄好,為何非要數百人一起去?那樣豈不是浪費人力資源?他堅信,只要掌控糧價,大多數百姓還是愿意來城里做工上班,因為他們一年賺的錢換取的糧食將會比在地里勞作一年還要多得多,不過這只是朱漢三一人的想法,這樣的場景需要太平環境,他的當務之急還是得先去信都述職,從中尉那里多要一些縣兵名額才是真理。
其實朱漢三也有些小心黑,他知道在這個時代掌控土地就是掌控絕大的命脈,有了土地才會有糧食,有了糧食身邊才會聚集更多的人,等人口密度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那出產人才的比例豈不是要大上許多。
東漢末年群星璀璨不假,但那區區數百人怎么可能支撐得起大漢朝這萬里江山以及百姓,所以龐大的底層人才體系需要完善,人才醞釀的環境也需要創造,培養的方式更需要付之行動,任用的程序也得思考周全,隨后的升職加薪、提拔重用等等更是重中之重。
“韓家、馬家、王家三家的管家已經在門外等候,他們希望能從大人的手上收購一些張府的店鋪以及土地。”
戲志才有些不屑地回道。
“呵呵?昨晚沒見他們出力,現在就想著來分一杯羹了?天底下哪有這么好的事情?若是李家來人,本官或許會考慮賣他們一些地,至于這三家嘛?志才你去給本官回絕了!”
朱漢三冷笑連連,滿臉不屑地吩咐道。
“嗯!”
“對了,既然咱們有錢有糧有地了,那這招募人手的事情就得持續進行!那些沒有記錄在冊的鋪子以及土地讓張氏趕緊組織人手前去接收,先把衙門里人手補齊,一樣秉著寧缺毋濫的原則,沉香閣想要招人的話,讓張氏理個單子出來報你這里,至于招多少人由你把關!文遠跟我去信都這一走估摸著也得大半個月,縣兵招募的事情也不能拉下,就由你全權負責,招兵公告趕緊貼出來,要派人去當眾解釋,咱們這不是征兵,是招兵,不僅能吃飽,還有軍餉可拿,記住了,軍營里不要偷奸耍滑的,不要心術不正的,最好全都從農村來的良家漢子中招募,不識字沒關系,愛打架我更喜歡,脾氣差也不要緊,你先把人招齊了,等我們一回來就讓文遠去接手,讓李虎的神兵鋪趕緊開門做生意,先打造軍用鋼刀五百把,鐵制鎧甲三百套,軍服、軍靴、軍帽一樣都不能少,”
“對了,說到這里的話,等張氏接手鋪子以后,就讓她先把裁縫鋪開起來,招募附近的巧婦,有多少人咱就招多少人!先讓她們做軍服!其他事等我回來再說!”
朱漢三一陣噼里啪啦,聽得戲志才頭暈目眩,趕忙掏出竹帛奮筆疾書,生怕漏了什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