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朱棣并沒有給呂陽表演的機會,有那么點蠻橫地結束了劇情。
隨后,呂陽被朱棣安排著來到一個農莊。
如果呂陽真的是神仙,不可能乖乖就范,然而他并不是神仙,也不是神人。
這是一個在北平郊外的農莊,屬于朱棣的產業之一,占地面積應該有個二三十頃地,有近千人屬于這個農莊。
“別說是馬鐙、馬鞍等玩意,火藥現在都已經有了,連帶火銃、火炮也有,甚至還有神機箭這種‘火箭發射廂’,想在這一方面裝逼,除非是弄出膛線槍或后裝炮再配上開花彈。”呂陽已經換上了當代的衣物,手里捧著西瓜躺在一張搖椅上晃著想事,時不時有一勺沒一勺挖著往嘴里送。
吃西瓜當然要對半切,再拿勺子挖著吃。
西瓜切片了吃?能吃出什么味道嘛!
也就是在華夏這邊,換作是在棒子半島或是腳盆雞,能這么吃西瓜得是多么豪橫?
搖椅在那么一晃一晃,躺在上面的呂陽半瞇著眼睛,繼續想道:“搞飲食?從大慫開始推陳出新,到大萌的發展時間那么長,該有的種類什么沒有,老祖宗對吃這一方面的研究不留余力,想搞新花樣太難啦。”
弄漢堡包?煎牛排,還是搞意大利面?小心被唾一臉。
呂陽想到了某部連續劇的無厘頭劇情,某穿越男穿到了唐朝,教那個時代的人吃火鍋和燒烤。
我的了個老天!
諸夏這邊從戰國時代就開始在吃火鍋啦。
至于說燒烤?原始人階段就會的技能,一直到唐朝那種經過胡漢混居的年代,忘記胡人在燒烤放孜然之類的香料上是專業了的事嗎?竟然還用得著穿越者去教。
在建筑類上搞事情?諸夏從東漢有佛教傳來,到五胡亂華期間在建筑歷史上的不斷變革,搞出了絕美的建筑設計,引進西式建筑不合適吧!
然后,呂陽沒有記錯的話,人家朱棣在后面造了紫禁城,從公元1406年開始建造,到變成文物的那一天,不知道住了多少代的皇帝。
講宏偉,又到實用,有明一代的人根本不需要誰來教怎么蓋房子,頂多就是搞一些方便生活的玩意,比如抽水馬桶和洗浴的設備?
“造飛機、坦克、裝甲車,我連燃油機怎么造都不知道,蒸汽機到內燃機都是‘機’,但‘機’和‘機’還是有區別。玩個錘子的裝甲洪流。”呂陽心里想著事,稍微側了一下身,看到的是站立的幾個彪悍大漢,還有一些低著頭的侍女。
彪悍壯漢當然是燕王的人,應該還是最為忠心耿耿的那一批。
侍女哪來的就不清楚了,看著質量都不差。
這人吶,活著是不是應該有個人生目標?
呂陽回憶了一通,正在思考自己在明代能做的事情,一輪思考下來比較頹喪。
在“創造”和“發明”上面好像比較艱難,反正四大發明都有了,沒呂陽的什么事。
至于說當文圣?呂陽知道自己是什么料。
一幫被精挑細選派過來的大漢以及侍女,他們跟呂陽已經朝夕相處了整整七天,從一開始的好奇和警惕,到后來發現呂陽不該姓呂,應該姓朱。
沒其它意思,他們也絕對不會將心里的想法講出來,不然就是冒犯皇權。
畢竟,當今天下之主就姓朱,搞得豬又回到了以前的稱呼,要么喊“彘”,不然稱“豨”,呼作“豕”、“豚”或“肫(zhūn)”也是可以的。
當然了,老朱家限制叫法是一回事,沒有限制不能殺豬再有各種吃法。這一點可是比李唐人性多了,有唐一代對鯉魚干點什么都是犯罪,輕者流放,重則砍頭。
還有另外一點,老朱家知道有為尊者諱這回事。為了不給百姓制造太多的麻煩,他們給自己的子孫取名字,玩的就是創造新字,不然就是找生僻字,免得某個老朱家的誰成了皇帝,有些字連用都不給用了。
呂陽不是為了沒辦法混吃等死而頹喪,純粹是暫時沒有找到人生目標。
其實,他也不是完全沒有人生目標,取得朱棣的信任,日子過得舒坦算是先期的小目標。
要說大目標的話,使日月旌旗插遍陽光所能照耀到的土地,算不算?
“那誰……”呂陽看向了一個圓臉的侍女,懶洋洋地說道:“將另一半瓜取來。”
這并不是呂陽不尊重人。
那些侍衛,包括侍女,他們除了會應“大人”、“諾”、“是”、“不”之外,一點都不跟呂陽進行交流。
也就是到了明代,換作是在蒙元之前,“大人”這個稱呼可不能亂喊,不然就是在隨便認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