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十二月份,天氣變得更冷,道路之上幾乎看不到有旅人。
到處都是冰雪,老天還會時不時下場雪或雨,外出遠行不止是遭罪,生命安全方面其實也比較沒有保障,以當前歲月除非是事情太急,要不然沒有人會在這種季節出行的。
這一跑,呂陽等一行人直接跑到夜幕降臨才找了個能躲風遮雪的位置停駐下來。
“用點吃食,睡袋一人一個,鉆進去別用力撐,分班守夜,不當值的人早點睡。”呂陽說道。
憑空取物呀?對朱高煦等一些知情人已經不算意外,只是他們拿到新奇物品依然會產生好奇心。
不知道那架運輸機正不正經,有不少書籍,有電棍,土豆、紅薯、黃薯和各種蔬菜,還有秋衣褲、羽絨服等衣物,連睡袋竟然也有?
他們身處的是室外,溫度應該是零下七八度左右?總之沒有足夠的保暖措施,極可能會發生一睡長眠的情況。
“先生以為寧王欲將如何?”張輔是眾多隨行的人員之一。
因為沒有互相通名的關系,呂陽其實并不知道隨行的護衛都是誰。
這個張輔是張玉的長子,而張玉是朱棣絕對的心腹之一。
“先前猶豫不決,當前待價而沽吧。”呂陽說完問了一嘴張輔的名字,聽到通名給愣了愣。
張輔在歷史上有什么豐功偉績嗎?安南就是在他的率軍攻打下納入大明的版圖,他也因此被晉封為國公爵。
呂陽之所以聽到張輔的名字有反應,自然是因為知道這么一位人物,卻不是因為張輔將安南打成了大明的交趾布征司,純粹是呂陽記得“土木堡之變”死難武官中官職最高的人就是張輔。
土木堡之變一下子葬送了大明的勛貴集團,還誕生了諸夏歷史上的第一個“叫門天子”。朱祁鎮也是諸夏歷史中唯一一個以皇帝身份投降,再反過來幫助敵人想要叫開邊防重鎮城門的皇帝,并且是去了一處沒得逞,繼續轉往它處叫門的皇帝。
一瞬間想到很多事情的呂陽下意識看向了已經睡得打呼嚕的朱高煦,心中想道:“有個說法,仁宣之治完全是成功奪取治理大明權柄的文人吹出來,為的是讓后續皇帝玩垂拱而治?”
什么意思?也就是洪武一朝殺文官跟宰小雞崽似得,到了永樂一朝之后文官也不好過,他們一再籌謀和誘導可算是把作為太子的朱高熾忽悠瘸了,連帶也把朱瞻基給坑了個十足,文官集團在仁、宣兩朝之后已經接近成功架空皇帝,想要皇帝什么都不管,所有的事情都交給文官去掌控。
所以就有了另外一個說法,土木堡之變是由文官設局,為的是將大明的勛貴集團葬送掉。
“是不是文官導演了土木堡之變,有那么點不好說。朱祁鎮是個廢物,還是個無恥到沒有下限的廢物,絕對是一個能夠蓋棺定論的事實。”呂陽暗自琢磨著要不要嘗試幫朱高煦弄掉自己的胖子大哥,避免后續會發生的一系列慘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