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自古不顧百姓者生死者,無一可成王者。”呂陽知道燕軍很難,但是朝廷出招了,再難也要接下來。
能夠重新使保定府穩定下來,乃至于是將保定府管理好,何嘗不是朱棣向天下展現自己不但能奪江山,也有能力將江山治理好呢?
朱棣有點嘲諷地笑了笑,說道:“建文不管百姓,我管。”
主要是呂陽說得非常有道理,再則朱棣現在也已經有了治理江山的覺悟。
混亂的保定府算是朱棣在真正治理江山之前的一個小考驗,連這種情況都無法處理的話,奪得帝位之后怎么辦?
而朱棣是個有封地的藩王,比較尷尬的是以往極少實際參與民政,大多數時候就是好多人提出建議,由朱棣最終拿個主意,更多的時候就是操持軍務而已。
像是現在?因為朝廷軍的統帥仍舊是李景隆,導致朱棣對拿下保定府有十足的信心。
朝廷不顧保定府百姓的死活,人為地制造了那么多的禍根,戰后怎么來讓保定府重新穩定下來,穩定下來之后又該干些什么,實際上朱棣只是有模糊的認知。
“此事便交由你與金忠、宋禮。”朱棣說道。
自己不懂沒關系,讓懂得怎么做事的屬下去辦,一直以來朱棣都是這么管理封地的。
呂陽可不敢大大咧咧應下來,說道:“北平暫時無憂,或可使世子前來主持大局?”
為人臣工要懂得進退之道,不要仗著自己有什么本事,什么事情都想插一手,乃至于把持住某項事務。
朱棣有點訝異地看了呂陽一眼,沉吟了一下下,說道:“可。”
現在朱棣的地盤才多大?滿打滿算也就實際控制住三府、兩州以及一個羈糜區而已,其中保安州以及慶州還是轄區很小的行政單位,羈糜區則就是幾乎沒有產出的北平行都司范圍了。
拿下保定府,以面積、人口和資源來算,能夠算是朱棣控制下的第二大府,不單單是重新穩定保定府難度不小,成功維穩下來的功勞也不是誰都能拿的。
所以了,朱棣能看出呂陽為什么不擔任主持人選,也知道為什么會想讓朱高熾過來。
總的來說,朱棣對呂陽懂得進退還是感到相當滿意的。
怎么將保定府重新穩定下來?呂陽給朱棣的第一個建議就是軍管。
軍管啊?這個朱棣熟。
“如輜重調度無憂,你盡可使之。若有何人亂局,你亦可殺之。”朱棣說道。
不是說好了由朱高熾來主持安民大局的嗎?怎么是呂陽獲得先斬后奏的權利呢???
這個就跟朱高熾名義上是燕軍后勤大總管,實際上干更多活的人是呂陽的道理一樣。
燕軍不是經過整編了嗎?挑選精壯重編強軍,老幼則是淘汰下去成為屯軍的一員。
朱棣麾下的屯軍不是在后方種田,他們跟著一塊抵達了前線,平時就是干運輸以及負責搭橋、補路的事情,大軍移動時就是到了駐扎地點負責搭建營寨。
所以,那些所謂的屯軍也能叫輔兵,干的就是一些雜活。
數量有個二十余萬的屯軍,其中的三萬多在朱高煦那一路;朱棣麾下的主力則就是馬軍為主,再來就是接近十萬在開進保定府的這一路,北平府那邊有一部分還沒有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