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而言之,也就是華夏選擇了圣誕節長假,才能有這一波持續的操作,如果選個正常的日子,發布華夏幣和黃金掛鉤的話,第二天第三天,會有一大波的麻煩接踵而來。
到時候華夏想要繼續宣布其他新聞,首先熱度就會降低,其次,壓力太大的話,總要做出一些回應,接下來的操作就未必執行得下去。
有人也許會問,那么,這些消息一股腦都發出去,可不就沒事了?
這么問的人,顯然是忽略了“眼球更替效應”,一堆重量級的新聞砸下去,吃瓜群眾的注意力必然會被分散,這就像邁國輿論打算同時攻擊華夏的兩個目標一樣,戰術上出錯了。
而且在這些信息里,金本位的消息依舊是吸引眼球之王。
甚至“南極科考所需材料”的消息,根本都不會被人解讀出來更深程度的內容。
所以必須要用信息輪番轟炸的方式,最大程度地壓制第一條消息的爆炸性。
尤其這是在圣誕長假里,前期不會有太多有組織的應對,華夏這一波操作,雖然不能說驚艷,但也是教科書級別的。
圣誕長假終于結束了,在假期里,相關人已經商議好了對華夏的反撲計劃。
然而他們才一上班,就接到了一個噩耗:邁國著名的激光研發領軍人物威廉·史密斯,在早晨散步時候被一輛十輪大卡車碾壓而亡,肇事車在二十英里之外被發現,司機已經逃逸。
邁國的很多地方是沒有監控的,所以這個案子很有可能成為無頭案。
然而“激光研發領軍人物”這個頭銜就已經夠了,邁國人想也不想,直接把污水潑到了華夏身上:這事兒肯定是華夏人干的。
于是,華夏幣金本位的問題再次被擱置,邁國人開始義憤填膺地聲討華夏你們知道毀掉了多么杰出的一個科學家嗎?
威廉·史密斯牛不牛?確實相當地牛,已經在維京火藥獎排名七八年了,只不過運氣不怎么好,一直沒有評上不是遇上驗證猜想的,就是開拓性理論的。
再有偶爾一兩次,他要讓給排得時間更長的前輩排資論輩可不只是華夏才有的現象,火藥獎也存在這種情況。
但是事實上,威廉·史密斯不光在實踐中,在理論方面也有不少開創性的設想,只是有點過于年輕,才五十歲出頭,大家覺得他完全還可以再等幾年。
說到底,主要是邁國中火藥獎的得主實在太多了,光是物理學獎就十個出頭,感覺他好像是有點差勁,但其實并不是,關鍵排在他前面的人都太牛了。
要知道,他只是細分領域,而且是應用方面的大拿,火藥獎也是存在歧視鏈的。
火藥獎的骨子里就歧視應用派,理論派比應用派吃香,甚至證明猜想的驗證派,都比應用派強,更別說是細分領域的應用派了。
但是具體到威廉·史密斯,那是真的牛叉,全球激光應用領域的大拿,不能說穩穩拿第一,前三是跑不了的,擱在邁國的話,那就是毫無爭議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