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馮君的要求比較苛刻,但是同時,也做出了一定的讓步,他表明自己可以多運輸一點貨物過去,而且不算損耗了沒必要準備一百萬噸,二十萬噸就夠了。
其實馮君還有別的讓步:他用損耗抵消了一部分軍火的價值,如果軍火的價格太高,他還可以追加一部分費用。
但是開拓銀行家大業大,很豪橫地表示,你起碼幫我們省了八十萬噸的貨物說一百八十萬噸也行,關鍵是還能把二十萬噸貨物運過去。
再考慮上相關的運費,所以給你這么一批軍火,就不要加錢了關鍵是我們得調查一下,能不能弄到這些東西。
針對這個回復,馮君也作出了表態:我要的就是成套的,你要是拿閹割版的來糊弄我,那這買賣做不做也無所謂。
開拓銀行最后還是找到了何潤先:你確定收到的貨物,沒有任何的短缺嗎?
何潤先倒是不想回答,但是馮君已經表態要無損耗運抵,他也只能表示,我確定這一點。
開拓銀行這一下就放心了:人家運送食物和藥品,沒有任何的抽成,應該不是叛軍勢力。
在戰爭中,無損運抵是很可怕的能力,不過銀行看重的不是這一點,他們也沒有興趣了解,對方是怎么做到的,他們分析的重點在于這個組織應該不缺食物和藥品!
否則的話,隨便報一點損耗,誰會生出任何懷疑?
既不缺食物,又不缺藥品哪怕需要一些軍火,這也基本上不是叛軍勢力。
當然,這僅僅是“基本上”,開拓銀行雖然不怕冒險,但是也很擅長風險控制,所以他們想進一步地了解,對方到底是做什么的。
然后他們努力打探,得到了另一個消息似乎掮客還幫忙運輸過能量石?
如果不是這樣,無法解釋合盛的生產基地在得到軍方訂單的同時,為什么需要捆綁能量石銷售也許軍方一直盯著生產基地,就是因為觀察到了某些情況。
這種情報非常難以落實,因為各家的保密工作做得都不錯,哪怕是開拓銀行的人手眼通天,很多消息也得一點一點地去挖掘和分析。
然后他們又問何潤先,想知道掮客是否運送過能量石給合盛,結果何潤先直接否認,說那都是我們合盛的庫存,你們想得多了。
最后銀行還是從各種蛛絲馬跡中總結出了線索:合盛生產出過一些采礦設備,運出的時候還被巡查隊檢查了,關鍵是從此之后,合盛對能量的消耗,就不那么摳搜了。
采什么礦的設備?巡查隊不知道,不過開拓銀行那么多高智商人群,能分析個七七八八。
最終實錘的是:合盛在一些星球上的采礦設備中,似乎抽調了幾臺采集能量石的設備,運回了總部……據說要改造!
這種實錘擱在法院,當然不能成為證據,但是對開拓銀行來說,這已經夠了這個掮客組織,應該還在幫一股私采能量石礦的人做事。
采私礦的人用能量石支付貨款……這不是正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