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殊真仙得了寶物之后,還真的將東西帶回了金烏門,并且交給了門中某長老。
這長老是盛華真仙的道侶,也是半步出竅的修為,看到道碑殘片之后,心念一閃,就已經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氣勢頓時爆發了出來,黃殊真仙措不及防之下,受了點小傷。
她也知道自己是誤傷了,不過情急之下也顧不得那么多,只說了一句,“多謝你帶回此物,先去養傷,待我查探清楚,必有回報。”
她只憑著氣機,就知道事情不是黃殊真仙干的,所以要盡快查明兇手,耽誤不得。
黃殊真仙覺得自己也是受了無妄之災,好心幫人帶回寶物,沒有收到感謝,反被擊傷,只能郁郁地回去養傷。
然而錯打有錯著,傷勢養好之后,他感受到了晉階元嬰四層的契機,正是不破不立!
從養傷到晉階,黃殊真仙用了足足三十年,穩定了境界之后才出關——之所以拖這么久,是因為他覺得心里挺受傷,不想見那位長老了……起碼躲避一陣,也是耗一耗對方的心氣。
然而出關的第一天,他就聽說那長老在五年前出竅失敗,門中出竅期太上護著投胎去了。
又過兩日,金烏門門主召他前去,賜下了那塊道碑殘片。
合著那位長老也曾去找黃殊,知道他閉關了,再找一次,發現他依舊閉關,于是自家也著手準備出竅,并且留下言語。
她說若是自己開頂出竅失敗,道碑殘片留給黃殊真仙——她從不欠人。
于是,黃殊真仙就得到了這塊道碑殘片。
其他的事情,金烏門主沒有多說,他也沒敢多問——畢竟是涉及出竅期大佬的恩怨。
然后,黃殊真仙獲得道碑殘片的消息,就傳得金烏門上下都知道了——門主認為自己守信了,黃殊也守信了,這種行為應該作為正能量來宣傳。
門主是出竅期修為,他仔細分析過這塊道碑殘片,認為此物可助人突破出竅期——那位長老的選擇沒有錯,可惜的是,她駕馭不了這么深邃的道意,最終出竅失敗。
金烏門主也掐算了一下,告誡黃殊真仙,說你也使用不了這么龐大的的氣息,適可而止就好,否則的話,前車的杯具殷鑒不遠。
黃殊收下道碑殘片之后,門中曾經有兩名元嬰九層前來施壓,想要借走感悟——當然,租金肯定是要付的,但是黃殊真仙斷然拒絕。
他說這是門主給我的,是我正當的收益,想借也不是不行,等我元嬰九層再說。
此物對于出竅期有幫助,分神期的幫助就不大了,黃殊真仙首先要保證,足夠自己使用,其次就是……借給別人不是不行,但是出借的時機很重要。
等他元嬰九層,首先能租起價格來,其次,他能更明確地分析,道意夠不夠自己用,第三就是……萬一出現什么不好的事情,他也可以憑借自己的實力奪回。
當然,金烏門并沒有那么烏七八糟,從他歸還道碑殘片就能看得出來,門中很有秩序。
不過還是那句話,何必輕易考驗人性呢?反正他的寶物,怎么使用是他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