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人伸手掂量一下石頭,暗暗地記住了它的質感。
反正這年頭沒傻子,大家都是不見兔子不撒鷹。
甚至還有人伸手,去抓馮君的包,想知道包里還有什么。
馮君一甩肩膀,冷冷地看那中年人一眼,轉身向外走去。
緊接著,有人想問他的聯系方式,卻發現已經找不到人了。
馮君并不知道這場秀,會起到什么樣的結果,不過,來肯德基吃飯的人,都是比較潮的,微信朋友圈啦,微博啦之類的,總該有點帖子吧?
事實證明,他又想多了,這消息在微博里,沒有濺起半點水花,屁大的事,沒有大V,沒有水軍,沒有推廣,想炒都炒不起來。
倒是在鄭陽的網絡社區鄭陽熱線里,有兩個帖子,回復也不過是十幾層。
其中一個帖子里,有一個ID表示,愿意出一萬塊,買下這塊石頭,“……有意賣的話,請聯系聚寶齋珠寶行,聯系電話:XXXXXXXX。”
馮君從來不上鄭陽熱線,沒那習慣。
當天下午,他去了古玩一條街,問另外幾塊石頭的價錢,不過他是徹底的生面孔,收到的報價可想而知,更有人表示:這石頭你要是覺得背得沉,可以放下,要錢絕對沒有!
半天逛下來,他算醒悟了:我就不該來古玩一條街!
而且,這些石頭,給人的感覺也確實業余了點。
馮君又回賓館住了一晚上,第二天,他改變了策略,拿了半截玉盒去詢價,而且不是去古玩街,直接找珠寶行。
又是一天跑下來,有點小收獲,珠寶行認可這塊玉不算造型,只收玉。
他們開出的價錢不等,最低的是八千,最高是一萬二。
馮君覺得,這個報價里有水分,他并不打算賣得很高,但也不能虧太多不是?
他不知道的是,這天一大早,一個熟人注意到了他,在朋友圈里。
也不能算是熟人,只能說見過兩面嚴格說是三次,就是那個比較能打的女孩兒。
女孩兒叫夏曉雨,看到朋友圈里有人發視頻,“鄭陽本地奇談:萬能的朋友圈,誰能告訴我,這石頭真的值一萬嗎?”
她點開一看,覺得這石頭確實、估計、未必……唉,玩石頭的全是瘋子。
慢著,我怎么覺得,這個差點被搶的家伙,有點眼熟呢?
視頻拍得很模糊,抖動得厲害,而且大部分時間,著眼點在石頭上,就連王為民的鏡頭,也比馮君的鏡頭多一點。
但她還是抓住了時機,微信視頻里不能按暫停,她將視頻保存到手機,這就可以了。
“這不是鴻捷會所的那個……那個馮君嗎?”
對馮君,她一直心存感激,別看那次去會所的時候,她對他的態度不好,那是被劉樹明惡心的,其實她心里非常清楚,那天若是馮君不出手,她不但要吃眼前虧,還可能遭遇羞辱。
她這個年紀的年輕女孩兒,把面子看得相當重,哪怕付出再多代價,也不愿意受氣。
于是當天下午晚些時候,夏曉雨來到了鴻捷會所,點名要找馮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