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了雜色的玉,大多會影響品相,好的雕玉師傅,會巧妙地利用那些雜色,反而使雕件顯得更為生動,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有雜色的玉,比純色的玉確實差一點。
但是玉石是石頭里開出來的,相互浸染的現象是必然的,一大塊純色的玉真的很難得。
因為純色的玉石數量稀少,所以雜色的玉石就有了市場,尤其是到了現在,玉石的價格,可以說到了歷史最高點,雜色的玉石也就大行其道。
很多珠寶商也抓住了大家的心理,一個勁兒地強調玉石的天然造型,有些恰到好處的雜色,還能賣出令人吃驚的天價來。
然而,這不過是玉石稀少,大家別無選擇,只能這般炒作了。
打個比方說,帶了棕褐色的羊脂玉,本來是受了礦物浸染的,可是有些無良商家竟然敢說,帶了這種顏色的羊脂玉,才是好玉,并且美其名曰糖色。
但是事實上,這種顏色的玉,在以前被人稱為“臟玉”還糖色,你怎么不說屎色?
白玉無瑕說的是什么?指的就是純白羊脂玉,沒有瑕疵!
不過這年頭,會買的不如會賣的,遇到貶低糖色的客戶,商家會解釋說,帶糖色的玉雖然貌似有瑕疵,但是貴在自然和真實,純白的羊脂玉,造假的可能性大。
這話……沒毛病!雖然帶糖色的玉也可能造假,但是邏輯上說得通。
啰啰嗦嗦寫了這么多,不光是說明馮君手上的純色玉石多么牛叉,而且還延伸出一個問題來,很多商家想要知道你的尾料是怎么處理的?
你把純色的玉芯取了,取得還這么干凈,這樣的大手筆,周邊不可能沒有雜色碎玉。
什么?你看不上那些碎玉?看不上好啊,我們看得上。
馮君也不解釋那么多,就是干凈利落的兩個字,“沒有!”
他沒辦法解釋啊,怎么解釋?說雜色玉石在我們那里就是破爛,砌墻都嫌不夠美觀?
不管怎么說,這八塊玉石一亮相,鎮住了好些人,大家對明天的拍賣,也生出了極大的期待,有兩家公司的老總聽說之后,連夜往回趕。
但是最終,還是有三家企業的老總得到消息晚了,趕不回來了。
第二天一大早,馮君將剩下的九塊玉石也拉了過來,用那輛剛剛到貨的輝騰。
此番他從手機空間帶來的玉石,體積差異不算小,但這還是他特地控制了一下,沒有將那邊太大和太小的玉石弄過來,基本上都偏向于中不溜。
沒辦法,要說大塊玉石,止戈山那里并不少,馮君不敢弄過來。
他收的兩塊最大的玉石,一塊有九百多公斤,馬上就接近一噸了,小一點的那塊,也有近六百多公斤,還全是羊脂玉。
他要是敢把這兩塊弄過來,別說伏牛省了,全國都得驚動了,上當天的網絡頭條肯定沒跑如果娛樂圈不蹦出什么幺蛾子的話。
而止戈山上,鐵定還有更大的玉石沒有開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