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沒有對象帶給老媽,馮君就只能找個更充分的理由了,“最近在忙工作,您和老爸不是說了嗎?男子漢大丈夫,要先立業而后成家。”
這是馮文暉夫婦的教誨了,因為他倆的結合相當不易,自然不想讓兒子再活得那么辛苦,所以,馮君雖然也是家中獨子,卻沒有被灌輸“傳宗接代最大”的思想。
事實上,這個理念,還是張君懿這個做母親的力主,馮文暉只是婦唱夫隨而已。
聽到這話,張君懿就又想起了自家的發電機,于是一臉警惕的發問,“你怎么能掙這么多的錢?咱家人可從來不做那些歪門邪道的事!”
俗話說的“無奸不商”,套在馮文暉夫婦身上并不適用,小本經營的商戶,很多時候都是賺個辛苦錢,而且他們是在小縣城做生意,來往的客人都是熟人,一旦名聲壞了,就完蛋了。
所以她對兒子的要求,也是“站著掙錢”雖然這年頭,能做到這四個字的人太少了,尤其是做大買賣的,有幾個敢說自己是站著掙錢的?
但是世界上,總有些人愿意堅持自己的信念,哪怕看起來有點可笑,有點不合時宜。
馮君也知道老媽的脾氣,馬上賭咒發誓,“我肯定是光明正大地掙錢,別的不說,這徐雷剛的老爸,生前是鄭陽軍分區的司令,他敢把別墅借給我,肯定是相信我的吧?”
這個理由比較有說服力,張君懿的眼界不差,她知道軍分區的司令,是縣武裝部長的頂頭上司,更別說還是鄭陽這種大城市的軍分區司令。
但是她依舊心里有疑惑,“你做的玉石生意,到底是怎么回事,人家愿意把這么大的房子借給你……這房子怎么也得好幾百萬吧?”
問這話的時候,張君懿已經充分地考慮到了鄭陽市的房價,對于她夫妻倆的店鋪來說,幾百萬根本是他們無法想像的起碼在有生之年,他們靠著店鋪,是賺不到這么多的。
但是她還真想不到,這別墅的價值,還要在她的估價后面加個零。
馮君笑一笑,“我只是發現了一處別人不知道的玉石產地,不過具體在哪兒,我不能說。”
張君懿聞言點點頭,對于這個答案,她是能接受的,擁有優質貨源的話,買賣當然好做,“那你要小心了,不要被人發現,實在不行,賺夠了就走人。”
這其中的風險,她也估計得到,自然勸兒子要懂得放手。
“這個不要緊,”馮君笑著寬慰自己的母親,“我是跟人合伙干的,風險共同承擔,我主要負責管理……我學工商管理的嘛。”
一聽說有合伙人,張君懿的心基本放了下來,“那你也得勤快點,體現出自己的價值……”
她的到來,給馮君帶來的最大的便利,就是每天給他做飯在每一個兒子的記憶里,母親的飯都是香甜可口的。
張君懿在鄭陽只待了五天,就匆匆回去了家里的攤子是夫妻店,她一旦離開,店里就少了一半的勞動力,馮文暉又不想雇人,只能自己咬牙堅持,真的是相當辛苦。
這五天里,馮君也沒有再做別的,白天假巴意思地出門,其實是跑到荒山那邊的別墅充電,晚上則是在桃花谷睡覺和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