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逃走的人,最終的結局也比較悲慘,不過這就是后話了……
顧家村做為家族的大本營,除了唯一的先天在這里,族老比較多,真要論防守能力,其實還不如顧家大院。
但是因為沒有圍墻,四面都是開放的,顧家村跑掉的人反而是最多,差不多有半數。
捷報頻頻傳來,下午的時候,馮君跟幾個話事人商量一下,決定打開內庫。
這么大一個家族的庫房,肯定是有防護的,甚至還可能有機關。
不過石先生表示,顧家的庫房防護確實嚴,但是機關陷阱很一般,我讓郡兵破給你們看。
這次來的郡兵,大多是慶寧府的駐軍,歸知府調度,但是既然號稱是郡兵,郡守的幕僚發話了,他們也沒有拒絕的理由。
一百名郡兵帶著決死的神情,用了半個小時,強力打開了庫房,然后大家才驚喜地發現,居然……真的沒事兒?
保哥兒做了一次事后諸葛亮,“歷史越悠久的世家,自信也就越強,不需要患得患失……這庫房,顧家人也要出入,機關弄得太多,自己都不方便。”
顧家的庫房是真夠大,金銀珠寶、武功秘籍、天才地寶、兵器丹藥,應有盡有。
光是靈兵就有十一件,其中有三件是頂級精品,跟顧茂遠的長劍不相上下。
馮君毫不客氣地取走了其中那把靈刀。
不過清點了一陣之后,鄧一夫有點疑惑,“堂堂顧家,就這么點東西?”
“是呀,我也很納悶,”虞昶珠出聲了,她一臉的不解,“倒不是說東西少,這里的財富確實很驚人了,但是……這是顧家呀,千年顧家。”
“也不能這么說,”她身邊一個米家的武師出聲了,“老牌世家積累厚,但是想要維持相應地位,開銷也大……這里靈兵多,但是丹藥就少一些,天才地寶又要少一些。”
“是這個道理,”虞正清點點頭,“想要維持家族地位,肯定要大力栽培優秀的苗子,這樣的話,家里積累再厚,也是不夠用,只能對外四處盤剝。”
鄧一夫聞言,哈哈一笑,“我也就這么一說,其實只要金銀多,我已經很滿足了。”
內庫里金銀是真多,黃金足有三四萬兩,金葉子、金條、金馃子甚至還有黃金匕首。
秘籍也多,足有千余本,其他的雜書還有兩三千本,要知道顧家可是還有書閣的。
真正能體現家族底蘊的,是藏書!
大家都知道,馮君對書感興趣其實在場的人里,看重書籍的人是最多的。
虞家、米家、田家……包括鄧鏢頭和郎震,誰也想讓自己家里多增加點底蘊。
就連石先生,都特別看重書籍,按說他是代表郡守府來的,朝廷真不缺這點東西顧家能弄得到的書,朝廷可能沒有嗎?
但是石先生自己想看,他是掛劍書生來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