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的時候,馮君提來了飯菜,隨口說一句,“照片別外流,這里栽竹子不合適。”
好風景答應得很痛快,“我留著自己欣賞好了……哎,本來還想發朋友圈的。”
她是真感覺不出靈氣的好來起碼不是那么確定。
不過就算這樣,她一個人也在竹林玩到了五點,才又回去教李詩詩樂器。
當天晚上,她也不跟李詩詩住前院了,吃完飯之后,很自覺地跟馮君進了后面一棟樓。
相互取悅,真的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昨天她矜持了一下,結果就沒有練成瑜伽,今天當然要多練幾次。
第二天是周日,馮君又給姜老太治療了一次,再拿出四顆丸藥,表示治療就結束了,周三周四左右,你就能下地活動了。
老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姜老太八十歲了,骨折之后,不到一個月就能下地活動,這要傳出去,得造成多大轟動?
不過姜老太及其家人沒覺得有什么不妥,說這話的人更是說完之后,轉身就走了。
這一天是周日,周三的上午,姜老太太去醫院做了復查。
醫生看了片子之后,相當地驚訝,“沒搞錯吧?吃什么藥了,好得這么快?”
老太太笑著回答,“就是遵醫囑,對了,去廟里求了一碗符水喝了。”
醫生聽得翻個白眼,心里有點疑惑:信仰的力量……竟然這么恐怖嗎?
然后他又聽老太太發問,“石膏可以取了吧?”
一般而言,石膏要固定一個月左右這玩意兒本身治不了骨折,就是不讓患者胡亂用力。
醫生遲疑一下,還是實話實說,“雖然恢復得不錯,但是我個人不建議取掉,您老這年紀……骨頭恢復得很慢的,別搞得前功盡棄。”
姜老太早就過了聽“但是”的年紀,她點點頭,“那就是可以?麻煩幫我去了石膏吧。”
去了石膏還不算完,她繼續問,“我能下地活動了吧?”
醫生覺得自己要崩潰了,“傷筋動骨一百天……老人家,符水不是萬能的,那是心理作用。”
而姜老太的想法是:一碗符水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再來一碗,總得把大師的事情辦妥。
于是當天中午,她就下地行走了,不過因為年紀太大,二十多天沒活動,肌肉萎縮得厲害,她沒有走了幾步。
但是這就夠了,走了幾步,她發現骨頭沒疼,就知道是好了。
老太太活了八十歲,經歷的事情太多了,骨頭也斷過不止一次,這點常識還是有的。
所以她馬上就安排女兒在小區放風,說我去找馮大師看傷,僅僅二十一天,就可以下地行走了。
她是真心感激馮大師,對前一陣沒幫大師說話,也相當內疚,所以就宣傳得格外用力。
她甚至拿出一顆蠟丸包裹的丸藥,展示給兩個老鄰居:看,這就是大師給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