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其中,起碼有一千多人,是身著道袍的。
大典正式開始,唐王孫走上臺,首先邀請民終委的領導講話。
大領導巴拉巴拉講了半天,然后中領導上臺又講了一陣,最后是若干中小型領導,紛紛上臺發言。
眼瞅著雨又有下大的趨勢,大領導終于開始催促唐天師舉辦典禮儀式。
其實還是法事的那一套。
不過唐王孫做事到位,先把邀請到的道門高功大德跟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這些高功大德里,有修為精湛的,也有濫竽充數的,馮君甚至看到了昨天那個接近己方的黝黑中年人,蛻凡初期那位,此人來自王屋山的小有清虛之天,姓鄭。
王屋一脈本是子孫廟,道場開得也小氣,不過這鄭道長竟然是經主,令馮君頗為奇怪經主是三都五主十八頭里的五主之一,但是這個體系,是十方叢林的體系,不是子孫廟的。
馮君奇怪的就在這里了,你是子孫廟,用十方叢林的體系,已經是很怪異了,居然這個人還頂著經主的旗號,四處亂走?
在十方叢林里,經主雖然只是五主之一,比三都要差一些,但是地位卻相當地崇高,單從身份上講,比五主的老大堂主還要尊崇一些。
堂主領十方堂,結交天下道友,是一等一的實權人物,但是經主負責的是禮儀和解經。
那是解經啊,屬于掌握了話語權,傳道受業解惑啥的,都歸他管。
通俗一點的說法來說就是:在國際關系里,由他來定義普世價值。
誰min主,誰獨ai,誰文明誰野蠻,都是他說了算。
可是馮君覺得可笑的地方,也就在這里了。
子孫廟是師徒相傳,最重自家道統延續,有點好東西都藏著掖著,并不像十方叢林一般,愿意對外講經,化育眾生。
小有清虛之天套用十方叢林體系也就罷了,還弄出一個經主來,這是什么鬼?
因為心存疑惑,馮君在打量鄭經主的時候,就多看了幾眼,結果那位似乎感應到了什么,側頭向馮君的方向看來,還呲牙微微一笑,露出了黃色的大板牙。
這個人……有點意思,馮君心里微微一動,低聲對張采歆和嘎子發話,“我離開一會兒,你們倆待著,不用管我。”
不多時,一名臉色蠟黃的年輕道士走了過來,站在他們身邊。
嘎子和高強都警惕地看了他一眼,卻聽到這道士低聲發話,“看什么看,專心看大典。”
做法事其實沒啥看頭,嘎子和高強正閑得無聊呢,聽到他說話,眼睛頓時就是一亮。
嘎子左右看看,若無其事地靠了過來,嘴巴不動低聲發話,“君哥你這一手,很厲害啊,能不能教一教我?”
年輕道士雙手往胸前一抱,專心地看著前方,嘴里卻發話,“你學得過來嗎?先把功夫練好,其他的再說。”
高強用眼角的余光掃了他幾眼,也是有點狐疑,“大師,這不是簡單的化妝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