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側過頭來看她,還有人指指點點,大意是天氣還沒那么熱,就穿成這樣。
小天師心里老大不平衡了,在我們南方,一個月以前,大家都已經這樣穿了。
最終還是有人用不大不小的聲音譏諷,“穿得倒是挺俏,晚上回去慢慢洗吧。”
平陽產煤,空氣質量之差,在全國也是數一數二,唐文姬又是大白腿,又是白色衛衣,還有一樁白色的旅游鞋,在平陽玩一天的話,晚上回去真的是有得洗了。
聽到這話,她頓時就覺得沒了興趣,“算了,沒有多少老物件,還是走吧。”
馮君一直默默地不做聲,聽到這話也沒反應,狀態有點不正常。
直到到了中午,不少人去用餐了,他左看右看,慢慢走到堯廟的門樓前。
此刻人氣少了很多,他很快就在門樓前隔道的碎石中,發現了一塊煞氣極重的石頭。
這正是石鎖所缺的兩塊石頭之一,他彎腰撿起來看一看,不動聲色地將石頭收起來。
至此,他也不得不感慨,晉地確實是驚喜無窮,他最早的奇遇,那個石環,就是在并州市城郊東山上撿到的,而此刻在堯廟走一走,居然又撿到了一塊石鎖的碎片。
雖然在莊家的山洞里沒有收獲,但是事實上,他也感應到了一件類似法器的石燈,只是非常遺憾,那個石燈似跟他擦肩而過,可以說他運氣不是很好,不能說晉地無寶。
他甚至開始考慮,要不要在晉地多走幾個地方。
不過當務之急,還是要在堯廟多走一走萬一能碰到另一塊石頭呢?
可惜的是,接下來的三個小時里,他一點收獲都沒有。
看到時近下午四點,他覺得再待下去,就不能趕回洛華莊園了,于是招呼上唐文姬,放出一輛汽車,直奔鄭陽而去。
在途中,唐文姬接到了一個電話,原來是句曲道教協會的,想問一問她,什么時候才能回茅山,市里想跟她咨詢一些事情。
這就是昆侖在茅山發作的余波了,寇老鐘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使用光陰梭,想不引起轟動都難,要知道當時的現場,足有兩千多號人。
在這個自媒體爆發的年代,九成人都有朋友圈,拍一段視頻上去,那是要多轟動有多轟動了。
昆侖慣愛惹這種亂子,倒不是他們有多大的惡趣味,實在是……沒有人知道昆侖的山門。
昆侖弟子發完飚,拍拍屁股就走人,反正別人也找不到他們,但是當地的修者就倒霉了。
這次也是一樣,寇老鐘原本是要低調一點的,但是眼見場面有點失控,他就毫不猶豫地使用光陰梭,至于回頭如何應對,那就是茅山的事兒了。
朋友圈里出現這么驚駭的一幕,還不止是一個人拍的,可能壓得下去嗎?
當然,相關視頻就算再多,沒有權威的媒體出現,也不會引起官方太多的關注。
就像馮君當初被人強買奇石,他倒是很想炒作,但是沒人理他不花錢就想炒作?
這件事在茅山當地的反應很大,可是再往上,那就是呵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