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錢沒錢,要宣傳能力也沒有,銷售渠道么……也僅僅是聊勝于無。
張老板聽得就有點著急,“那不是我沒有好產品嗎,如果是這個酒……”
話說到一半,他戛然而止,好東西誰不會賣啊,還是說點別的吧。
“葉總,其實吧,我就是想知道這酒怎么賣,想買點回去。”
葉清漪看他一眼,想一想之后回答,“這個酒不對市場銷售。”
“不對市場銷售?”張老板愕然,“那怎么賺錢?”
“我會把它賣掉的,”葉清漪波瀾不驚地回答,因為臉上沒有什么表情,所以也看不出她的情緒,“拋去所有成本,一瓶加十塊,然后賣掉。”
張老板愣住了,他半天沒有反應過來,這到底是個什么操作思路。
因為他并不知道,馮君擔心的是稅務牽連。
其實馮君在一開始,是想讓葉清漪連銷售也負責的至于賺取的那些巨額利潤,交稅就交稅了,他不會心疼。
但是仔細推算一下,他發現一個問題,“三生”賺了很多錢之后,怎么交給他使用?
他倒不是擔心葉清漪賺錢之后,故意不給自己不給就不要了唄,以后不供應靈酒就是了,話這點錢看清楚一個人,還是很劃得來的,正好兩不相欠。
他考慮的是:葉清漪通過三生公司給他錢,躲不過工商和稅務的監督。
毫無疑問,賣酒賺的錢,大部分是要被他拿走的,這么多的錢,別人不可能視而不見。
所以想來想去,他覺得不能讓三生自建銷售渠道。
倒不如讓他們生產了酒之后,稍微加一點錢再賣給自己,至于最終賣多少錢,那就是他的事兒了。
這樣的話,其實三生酒業公司相當于是一個代加工的工廠,賺一點代工費而已,哪怕這品牌也是“三生”公司的,但是沒辦法核心技術掌握在洛華手中。
葉清漪對馮君的這一套思路,大致摸清了一些,并沒有徹底地明白自己提供品牌,反而成了代工廠,這個邏輯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
不過她也僅僅是感嘆了一下,因為她心里很清楚,三生賬面上的資金也全部來自馮君。
甚至她覺得馮君已經很厚道了,她現在已經收了兩百噸的酒,合四十萬斤,這些酒加工一下賣給馮君的話,公司的利潤可以達到四百萬稅前利潤。
每年……起碼能有兩個兩百噸吧?她覺得自己一年能賺幾百萬,已經可以偷笑了。
所以她現在的態度就是:我沒興趣明白這個商業運作的所有意義,反正馮君出錢出技術,還負責回購所有合格商品,這么好的事兒,還考慮那么多做什么?
而且她也沒有辭了李大福的工作李永銳特批了一下,允許她不來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