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現場的人都不知道該怎么接話了,煉氣期那就是大修士了,你不過二十歲左右,就覺得進不了煉氣期很慚愧,那我們不是全該自殺了嗎?
沉默一陣之后,張洞遠出聲了,“冒昧地問一句,敢問采歆道友……修煉多少年了?”
張采歆眨巴一下眼睛,想了一想回答,“一年半……應該不止,快兩年了吧?”
“咳咳,”郭長老干咳兩聲,轉身就走,“我去抽根煙,你們聊……”
張洞遠也是愕然地張大了嘴巴,不過緊接著,他就看著張采歆,若有所思地發問,“敢問道友是什么體質,靈根幾何?”
張采歆不知道這個問題該怎么回答,她倒是知道自己的體質,但是靈根……那是什么?
所以她還是看向了馮君。
殊不料,馮君也是嘴巴微張,愕然地發問,“靈根……那是什么?”
張洞遠愣了一愣,有點不好意思地回答,“靈根其實……就是個度量,一百分的試卷,能考多少分的意思,這個觀點,是我青城從網絡里汲取來的,覺得很有道理。”
瓦特?馮君徹底地震精了,他忍不住發問,“你青城山是通過網絡修煉?”
“與時俱進而已,”張洞遠笑著回答,“咱們修道的人,追求的是天地間的大道,以前信息不暢,難免閉門造車,現在外面可以借鑒的信息那么多,只要是有用的,為什么不去借鑒呢?”
馮君挺佩服這人的想象力,也佩服他的踐行能力,但他還是忍不住問一聲,“那你們倉促搞出來這個靈根……合理性怎么確定?”
張洞遠笑一笑,“合理性不好說,目前還在收集用戶數據,不過參考的原始數據是資質……已經建立了一些數據資料。”
馮君還要發問,關山月笑著發話了,“馮大師,青城一脈在道門中,是接受現代知識最快的……就像洞遠道友剛才所言,他們可是靠著背語錄,才保下了青城道統。”
話說起來,還是個那個破四舊的年代,道門受到了相當大的沖擊。
當然,有些別有用心的道門,是該取締的,那就不是正經的道門比如說***之流。
但是很多修自身的道門,覺得我們沒錯呀,這么取締我們不應該。
這些道門想的是保留道統和傳承,并不是要起事,要打江山禍亂眾生。
但是那個年月想保留四舊,也很不容易,前文說過,茅山的道士,是直接拿石頭把整個靈泉都覆蓋了,后來都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去觸碰。
金壇華陽之天重啟,馮君肯定是功勞最大的人,但是要說處心積慮保留下茅山基業的,還是唐王孫和他的師父師叔。
不過要說道門一脈保留基業最好的,輪不到茅山,而是青城。
別的不說,青城和龍鳳山算是同源,龍鳳山受到了巨大的沖擊,幾乎是被夷為平地了,典冊被焚毀一空,但是青城卻保留下了大多數的古跡。
這不是青城骨頭軟,而是他們懂得審時度勢甚至不惜背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