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需求的估值,彈性比較大,馮君就有點吃驚,“五十噸到……三千噸?”
生活秘書就解釋了,說剛需五十噸,是可以保證的,三千噸的話,那就是有的企業認為,自家使用了便宜的高質量石墨烯之后,銷售額會有一個飛速的增長。
打個比方說,某企業以前使用二十噸的普通石墨烯,因為提升了品質,他們預估出貨量會大增,或許能達到以前的十倍,那就是兩百噸了。
這種預估,真的沒有什么可靠性可言,但是你也不能否認,人家確實是綜合考慮了很多因素,唯一不可預知的就是市場的認可。
生活秘書耐心地向馮君解釋了這里面的復雜性,而且據他“不專業的判斷”,一年消化兩百噸沒有問題五百噸比較接近于他的認知。
其實馮君對遠景還真沒有多少期待,其實喻老他們考慮的也確實有道理,石墨烯這種東西,一旦有大量的廉價成品,確實會對研發造成一定影響。
他考慮的是,高端石墨烯的制造,國外一直在卡華夏的脖子,很多關鍵技術不愿意泄露,主要還是想在華夏石墨烯市場分一杯羹。
如果華夏出現了大批量高端的石墨烯,固然會對華夏的研發造成一定的打擊,但是真正受到打擊的,是國外的相關研發機構。
沒錯,這才是他真正的目的,華夏被別人卡脖子卡怕了,哪怕有了便宜的國外產品,依舊不會放棄自主研發哪怕是國產的產品質次價高,但是有和沒有,那是不一樣的。
但是國外受資本左右的研發機構,卻是完全不同了。
資本天生是逐利的你現在研發的石墨烯生產技術,一旦實現,可能將高端石墨烯成本控制到每克兩百華夏幣,這是一個好項目,但是華夏類似的產品,目前已經做到,每克的市場價才是區區的一百塊,那么請問,這時候你的研發還有意義嗎?
馮君這一次,是打算賺一波快錢,哪怕只能賣出一百噸,那也是一百億的收入,順便打擊了國外的競爭者,何樂而不為?
至于說無序位面那邊,希望這是一個細水長流的活,馮君表示這不關我事,我是地球土著,又不是無序的土著,至于皇甫家想跟無序位面搞好關系拜托,我姓馮,不姓皇甫。
事實上,馮君認為,無序位面那邊還有壓榨空間,現在跟黃金的價格是十比一,折合下來是一克二十多塊錢,他就不信壓不到當初他計劃的一克兩塊多的價格去。
就算壓不到,也無所謂啊,大不了生意不做了,餓肚子的又不是他。
對地球人,他狠不下心來,但是對外人,他真的可以無視。
沒錯,他就是這么擁有一個小集體主義情懷的俗人。
既然已經是俗人了,就俗得徹底一點好了,“多的我也就不說了,這次的樣品十一公斤多一點,結一下吧……按十公斤算?”
(更新到,召喚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