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對于現在的他來說,問題的難點不在處置手段上,而是在如何收集齊那些人的毛發、指甲等物,好集中詛咒。
他已經從張采歆那里拿到了蜃王護腕,但是收集這些東西,還是花費了他足足三天三夜的時間,也消耗掉了不少的靈氣。
然后他就要考慮一下,該將這個詛咒陣法架設在哪里了,不管他內心的理由再充分,一下詛咒兩千人,天地間的因果線不可能不受到影響。
初開始他是想將地方選在金陵,但是推演了一下,金陵雖然鎮得住這股子怨氣,但是對本地會產生一些負面影響,大約得維持五到十年。
馮君還特意分析了一下,要說金陵不但是六朝古都,而且在上世紀經受了泥轟人極大的摧殘,按說完全鎮押得下這股怨氣,因果線基本也不會變。
但是問題在于,單位面積里的怨氣太大了,金陵雖然有三十萬人被屠殺了,但是那么大一座城,分散得很厲害,哪怕是那些“萬人坑”,一個坑也很大的。
可馮君要擺陣法,搜集的那些毛發、指甲等物,堆積在一起也放不滿一個飯盆,而且陣法的范圍,也就五六個平米這么大面積,兩千多人被詛咒,怨氣太集中了。
而且大部分的萬人坑,不是修成了紀念館,就是被深埋,他不想再去驚擾死去的同胞。
馮君是個小集體主義情結很重的家伙,雖然這個陣法不會帶給金陵太多的麻煩,十年之內也會消亡,但是他不想帶給同胞任何的困惑。
于是他選擇了東吁和天竺的邊界,他對東吁的印象不好,在那里買過一回槍,還被人追殺得差點掛掉,反正泥轟也入侵過東吁,詛咒陣法放在這里剛剛好。
至于說天竺,那就純粹是捎帶了,這一次西哀誒的狙基槍,就是從天竺運進來的,馮君實在是無暇去找天竺人的麻煩,但是順手報復一下,也是無妨。
由此也可以證明,馮大師的心胸,實在算不得多么寬廣。
東吁和天竺的邊界,有很多地方樹林,隨便放置一個小小的詛咒陣,實在太輕松了,馮君為了防止人發現,還在詛咒陣外架設了隱匿陣。
忙完這些,馮君再回洛華,就已經是五天之后了。
張采歆等人已經回來了,而與此同時,畢鹵的海外游子會已經產生了極大的混亂。
失蹤了十幾個人,這就不用說了,那名殺手也已經被馮君放到了山本五十四家門口,當別人發現他的時候,才知道此人已經是白癡了。
其實這么一來,馮君算是給人送去了一個搜魂后的病理標本,但是為了明確表明報復之意,他愿意承受這點風險沒錯,這就是我們華夏人做的,不服來找我啊。
不過泥轟人做事,真的是謹慎得很,除了游子會幾個核心的人員,大部分人并不知道,此人竟然前去華夏搞刺殺了。
他變成白癡,沒有引起太大的意外,但是同一時刻,游子會還有十余名成員消失,這就實在讓人接受不了前文說過,加入游子會的,都是泥轟裔的精英。
然而,更讓人意外的事情還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