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越飛越是心驚,雖然特別好的地脈不多,但是時不時冒出來一股,幾乎就可以媲美昆侖的地脈,飛了一天一夜之后,他還沒有勘測到五分之一,卻是不得不回去了。
阿爾卑斯山真的太大了,一時半會兒勘測不完。
董曾鴻和張洞遠已經到了,這次兩人都沒有穿道袍,而是常服,張洞遠留了一頭的長發,原本是盤在頭上,顯得仙風道骨的樣子,現在放下來,倒是有幾分中年藝術家的感覺。
三人匯合之后,董曾鴻開著一輛租來的越野車,載著兩人到了一處山嶺。
此處是阿爾卑斯山的余脈,山不算高,有七八百米,不遠處一條不算小的河,正是“龍吸水”之地,在風水上講是絕佳,而且董曾鴻認為,此地有隱約的龍氣。
馮君看的是地脈,這里的地脈并不比他看到的好,不過他也有一種感覺,如果在這里提升地脈的話,效果會極佳,只不過到底能提升到什么樣的程度,卻是他推演不出來的。
可見鬼谷一脈在天機推演上,確實有得天獨厚的能力。
這個地方建設道觀,地形條件是具備了,但是相關的土地政策和宗叫政策,卻有一些不足,尤其這個國家跟華夏的關系,還有一些說不清道不明,從華夏來的游客也不算多。
所以馮君的態度就是“備選”,如果張洞遠一定堅持,他也是無所謂的。
張洞遠自然也不會那么倉促,表示既然感覺這里還不錯,他會派人來跟進談判。
第二天,三人驅車進了條頓國,又看了一處地方,風水依舊不錯,不過條頓這里對華夏的印象,兩極分化得比較厲害,而且生活成本不低,馮君認為應該是“備選里的備選”。
當然,這依舊是他個人的感覺,倒是張洞遠認為,條頓終究是西方強國,如果道觀建在這里的話,對青城會起到很好的宣傳作用。
接下來的兩周里,三人一共看了十一個地方,基本上沒有非常滿意的。
其實嚴格來說,索菲亞在澳洲的選址,馮君也不是很滿意。
但是短期內,她找不到更好的地方了,而她本人又有修煉的需求,再加上阿姆斯丹的小鎮上有兩座教堂,對索菲亞的修煉大有幫助,才做出了那樣的選擇。
青城修建海外別院,基本不會有香火成神方面的修煉需求,所以光看地脈,還真不好決定。
倒是張洞遠的心里,比較傾向高盧和條頓兩國,而董曾鴻更看重靠近紅海的一片地。
反正這事兒不是一蹴而就的,三人也不著急,開始慢悠悠地回轉。
在回到條頓國之后,張洞遠建議,“要不往波蘭走一趟?那里也有個地方,據說風水不錯,正好我有個信眾,在那里發展得還不錯。”
(更新到,召喚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