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總頓時傻眼了,他其實也不懂這個價格,就是在市場上打聽打聽,再威逼恐嚇一番,或者花錢買通相關的人,以低價拿貨。
結果這兩單里,有一單還是從國企淘換出來的,他花了錢,對方居然報了個外行價,兩頭吃,他氣憤之余,也是有點羞愧難當。
但是劉夢隆反應了過來兩家競爭,還真的是比一家強啊。
現在他已經賺了近千萬,不過賺的錢趕不上擴張的速度,相當一段時間內,他還是得貸款,但是他決定,并不因為李總的利息高,就不用他了。
因為劉夢隆本身是被上市公司踢出門的,知道面對大勢,小人物有多么無助,所以他不希望被林組長的意圖左右,多出一點利息,拉著李總保駕才是正事。
簡而言之,這兩個多月里,劉夢隆只用了三十五天,就成為了千萬富翁,而后來的一個月,他買入設備的金額高達三點七億元。
事實上,如果他愿意的話,他能買下不止十億的設備,不過有些設備實在是翻新都沒必要了有那錢不如買新的,又有很大一部分設備,有點太先進了。
被淘汰的設備太先進?這話一點都不矛盾,而且在紅姐拒絕了兩次之后,劉夢隆很快找到了其中的因果:剛建國時期的工業設備就夠,甚至……洋務運動時期的設備也行。
但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設備……這就比較危險了。
其實他是做過馮君那個課題的,兩者關聯一下,他就知道洛華要的到底是什么了。
當然,還有一個參照物,那就是紅姐訂購的設備,他是野路子,四處淘換二手設備,紅姐可是正規軍,有板有眼地訂購落后設備。
兩個月他已經花了四個多億,手邊除了李總和林美女的人,也聚攏了幾個人幫著他跑生意,其中還有高價聘請的兩個行家。
而紅姐這邊,也花了三個多億,兩邊加起來超過八個億了。
以李總的魄力,都忍不住悄悄地問劉夢隆一句,“我說劉總,你覺得這買賣還能做多久,洛華再有錢,也不能這么個花法吧。”
“這是洛華的援外項目,”劉夢隆一直是用這個借口搪塞的,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資金問題不是咱們要考慮的。”
“我知道是援外項目,”李總笑著回答,生意做到這會兒,如果他還沒有打聽清楚洛華的目的,估計他已經嚇得收手了見過撿破爛的,沒見過這么撿破爛的。
他所考慮的是,“援外項目也得有個限度吧?三十億、五十億……或者一百億?總不可能無休止地收下去吧?”
劉夢隆聞言先是一怔,然后沉默了,過了一陣才發話,“我給紅姐打個電話。”
在一開始的時候,他問過馮君這個問題,馮君說你只管收就是了,他就沒有再問,到了現在,他心里其實也有點不安了,但是隨著對馮君的了解越來越多,他反而是不敢再問了。
李總見他心神不定的樣子,也猜出了一個大概,不過他倒是不忘提醒一句,“問得詳細一點,數字越精確越好。”
紅姐接了電話之后,很干脆地表示,“馮老大不是跟你說了嗎?你只管收,有多少要多少,錢的話……你不用考慮。”
“可總不能是無限制的吧?”劉夢隆苦笑一聲,“紅姐,你多少給個大概的數量,我們心里也好有個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