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總是個玩民間借貸的粗人,不會太復雜的商業操作。
當他意識到,有人想借機搭車賺錢的時候,就直接簡單粗暴地表示,你們愛賣不賣,價格不按我們的來,那就不用談了。
于是李總的業務瞬間縮水不少,而林美女那兒的業務,倒還在穩步進行有了他們的居中撮合,有些人想要臨時漲價,也得掂量一下后果。
反正是要淘汰的老舊設備,賣多賣少都無所謂,只要比賣破爛強,能交待得過去就夠了。
不過現在的國企里,精明人也多,聽說民企一方已經有不少人暫停了賣設備,想要等個合適的價位,于是也就紛紛惜售了起來。
就連林美女他們出面催促,廠家都以種種理由拖延,他們也不說提價,反正就是拖著。
甚至有人托了上面的人,給林組長他們施加壓力,說你們撮合的二手設備回收再利用,有低價賤賣國有資產的嫌疑,不是否定你們的功勞,但是最好能將收購價提升到合理區間。
前文說過,林美女他們的工作性質,其實彈性很大,厲害起來誰都能管,但是無關的部門想要歪嘴,也就歪嘴了,指責他們兩句也不擔心后果。
林美女他們聽到這話,也就只當沒聽到了,不過還是通知兩家單位:你們的二手設備,自己談去吧,我們不過問了。
那邊也不著急談,才頂了某些人,現在被抓住把柄的話,那就是找死了,反正拖一拖將來再賣也不錯,就算賣得低了點,也不會有太大問題關鍵是擋住了某些人的指手畫腳。
如果私人還能有點進項,那就更好了。
所以說,有些企業賣東西,高價能賣的時候不賣,卻選擇了低價的時候賣,原因是很多的,不能單純地認為人家蠢站在人家的角度,沒準這樣更劃算。
于是很有意思的事情發生了,到了第三個月的頭上,林美女和李總介紹給劉夢隆的生意不增反減,與此同時,二手設備的價格起來了。
劉夢隆連續拒絕了幾單之后,找到了兩個貸款供應方,他認為現在應該走出伏牛了這里的行情已經壞了,必須要穩一穩再說。
林組長和李總都不想承認這一點,因為這讓他們感覺非常沒有面子,但是事實就擺在那里,其他人已經聯合起來,打算坑他們了一省的制造業,說大很大說小也很小。
在省外收購的話,林美女和李總也有些關系,當然,李總的關系要差很多,于是他建議,也不要在周邊省份收購,走得遠一點更好。
這個建議是合理的,因為伏牛省周邊的企業,肯定跟伏牛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于是大家再度出擊,開始聯系比較遠的省份。
這個選擇沒有錯,在第三個月的后半個月里,劉夢隆居然又收購了一億三千萬的二手設備,而且質量還都相當不錯。
他期待第四個月能有爆發性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