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索菲亞的目的非常明確:制造噱頭,打響道觀的招牌,好收集信仰。
一年半載之內,打撈起兩艘沉船好,還是接連打撈起兩艘沉船好?
從影響力上來講,這根本不可同日而語好吧?尤其其中一艘是費爾南多號。
一旦三人表明,這是來自阿姆斯丹道觀的保佑,來自守護者索菲亞的支持,整個世界會瘋狂成什么樣子?
為了更好地達到目的,她使用了預警的語氣馮君已經告訴她,自己是如何阻擋對方一意孤行地尋找布魯斯沉船的行為,相信對方有足夠深刻的記憶。
尋寶三人組再次出海的第三天,岸上留守的人員傳來了消息,一家頗具實力的打撈公司正在跟西哥特協商,打算獲得打撈費爾南多號的授權。
事實上只從船名里就能知道,這是西哥特的船只,雖然上面的貨物跟其他國家存在爭議,但是獲得西哥特授權,還是從名義上占了主動。
三人組加緊了探查工作,終于在次日夜晚鎖定了目標。
緊接著,又有人傳來消息說,又有一家尋寶公司,從巴西獲得了打撈費爾南多號的授權,這讓競爭顯得越發地激烈了。
要知道在此之前,已經有多人嘗試打撈費爾南多號,卻從未爭取過相關國家授權授權是要跟對方分成的,私下嘗試打撈的話,萬一被發現了,也可以扯皮或者打官司。
由此可見,對費爾南多號的打撈權,爭奪已經白日化了。
總算是從授權到打撈船起航,還有一段時間,查找沉船又需要一段時間。
三人聽說之后慶幸不已,于是加緊了打撈工作,于三天之內打撈完畢,開足馬力開溜。
他們沒想到的是,猛然掀起的“費爾南多號打撈熱”,正是因為他們的第二次出航。
事實上,他們已經很小心了,同時通知船員們注意保密,也沒有泄露出要去打撈什么船。
船員們也沒有向外泄露,但是打撈船離崗,那可不是一個人看到的,因為他們剛剛打撈上了布魯查加號,自然就有人打聽,他們又出港做什么。
沒有人知道他們出港做什么,然后就越發地引起了某些人的興趣,甚至找人去打聽船員們的反應。
這一打聽就明白了,船員們本來要放假了,臨時又被叫了回去,那肯定是有了生意。
順著這個思路,就有人開始琢磨,這三人是打算去打撈什么沉船,而此前他們調查費爾南多號,也不是絕對地保密,總有人是知情的,尤其是在不久前,他們再次確認了一些消息。
他們三個的財政危機,自然也被人挖掘了出來,按說布魯查加號打撈上來,危機就得到了極大的緩解,按道理沒必要這么著急二次出海。
那么,這三人為什么著急出海?可以理解為他們確定了費爾南多號的沉沒地點,不想再被人發現,所以著急打撈。
這消息很快就傳到了一些有實力的打撈公司的耳中,他們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找一個國家簽一份授權書,萬一能截胡的話,有授權書就相當于多了一份砝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