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君為什么決定不治這廝?因為他猛地想起,澳洲跟邁國走得很近,一向比較排斥華夏!
有人說了,澳洲的華夏留學生人數很多,但是拜托,人家是把留學生當做一門生意來做!
不信請看,澳洲跟著邁國的行動,隨便抵制一下華夏什么的,媒體上絕對會大鳴大放地支持,但是驅逐華夏留學生絕對不是選項,誰要是決定這么做,會有很多人跳出來反對。
所以馮君就琢磨,這廝不會是排斥華人吧?
他的手機沒有好感度系統,不過這難不住他,進了手機之后,他將此人跟華夏國旗匹配一下,果不其然,才有百分之二十七的契合度。
孤證不立!旁邊那個失明的小姑娘,也拿來匹配一下華夏國旗……看看,百分之八十八。
不過同時,他又生出點好奇心來,小姑娘跟澳洲的契合度有多高呢?于是他拿出澳洲的國旗來,也跟小女孩兒匹配一下,發現契合度竟然……才百分之八十四?
這么不愛國的嗎?他又幫她匹配一下布銳藤、邁國、西哥特、高盧和伊萬。
結果他發現,除了布銳藤是百分之八十六,邁國百分之八十七之外,西哥特和高盧都是百分之八十五,就連伊萬也是百分之八十四。
也就是說,小女孩對國家的概念比較模糊,愿意與人為善。
哪怕是伊萬這種“對手”國家,她也有相當的好感,至于說為什么她對澳洲的認同比較差……也許是失明的她,遇到過小伙伴的冷嘲熱諷?
猛然間,馮君發現這么分析人,也挺有意思的,于是忍不住又匹配一下癱瘓的那廝。
那位對澳洲的認同,也才百分之八十五,但是對邁國的認同高達百分之九十六,讓馮君生氣的是,那廝對伊萬的認同都“高達”百分之五十八,對暹羅的認同都有百分之六十九。
這么一個家伙,對華夏的認同,居然只有百分之二十七,尼瑪……華夏人吃你家大米了?
但是這么一個人,怎么還會一大早來聽道德經呢?
馮君想一想,懂了,人家認可的并不是華夏的道德經,而是“守護者索菲亞”的道德經,同時也希望能夠得到索菲亞的幫助。
要不說有些人的操作,實在讓人無語得很,想治療自身的毛病,對華夏卻又有根深蒂固的仇視,所以索性把道德經和華夏割裂開來,也不知道算不算自欺欺人。
反正這位心里也明白,在這里不能表現出對華夏的不滿,索性就表現得很佛系了。
這個肯定不會治的,馮君做出決定之后,卻又想起一點來:人前顯圣,也不能便宜了白眼狼,所以出手之前,有必要甄別一下對方對華夏的認同度就算是“國審”好了。
在華夏做公務員,有正審一關,誰想占洛華的便宜,加一條“國審”不過分吧?
國審的指標定在多高為好呢?馮君想一想做出了決定:百分之八十起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