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精血探查術,其實是馮君主動問起來麻三娘的。
他并不是想探知丹霞天的秘術不愿意講你可以不講。
他只是非常好奇,這個秘術是怎么回事,怎么會耗費那么多靈氣,是不是有待改進?
真說起來,他不該關心麻三娘的靈氣耗費程度,畢竟不是一家人,但麻三娘現在恢復靈氣,很可能要用到父母所在的靈地,這個他就不能不計較了。
再加上他對“有待改進”也很感興趣,畢竟他現在是改造小能手了,多學一點是一點。
至于說在改進的過程中,會泄露一些自己的思路,他真的一點都不在意他是信息時代成長起來的人,沒有興趣去主動架設信息壁壘。
其實這也不是他沒有警惕心,想要隨意輸出知識,法不輕傳的道理,沒誰比他更懂了,但是跟個守財奴似的,一味地藏著也不是一回事兒,修道者之間,該有的交流還是得有。
像這次談的探查術,其實只是一種術法的運用,不會給道門的格局帶去任何的影響,而且最關鍵的是:人家丹霞天也有,只不過差一點罷了。
所以這種情況,馮君幫著改進一下,也算結一份善果。
其實道門各脈之間這種幫助也不算少,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張天師在青城山傳道,以至于后來的青城弟子見到龍鳳山弟子,都相當地客氣和親熱。
而且麻三娘尋人,雖然為的是丹霞天名頭,但實質上還是幫著祈福小院分流了,否則現在洛華門口會更加地擁堵。
麻三娘去靈地感受去了,馮君則是坐在一邊推演,用了差不多整整一天的時間,他將丹霞天的《生死千機引》做了相當的改動,然后刻在一塊黑曜石上,遞給了麻三娘。
麻三娘的神識很敏銳,輕易地就看出了差距,“你……將我丹霞天的秘法改成這樣?”
“起碼能減少你八成的靈氣損耗,”馮君輕描淡寫地回答,“而且探查范圍更遠一些,精確度都也有所提高,不信你可以試一試。”
麻三娘倒沒有馬上嘗試,她也不會不相信馮君的話,可是她還是有點接受不了,“我麻姑山的傳承,就差成這個樣子?”
“不是差,是有點粗糙,”馮君沉聲回答,“其實還是比較全面的,只不過單獨用來感知氣血尋人的話,沒有必要那樣使用,這我是給你改成了簡化版的。”
麻三娘當然能看出來,這是簡化版的,令她吃驚的是,“你不但能改功法,還能定向地分離一些功能,最關鍵的是……這是你用了不到一天推演出來的?”
馮君也不想太過賣弄,只是實事求是地回答,“類似的手段,我是仔細琢磨過的,包括我自己現在在用的術法,也是我親自改動過的,熟能生巧罷了。”
麻三娘搖搖頭,不無自嘲地發話,“跟你相比,我感覺自己像個假的出塵期……你這個改造功法的能力,是天生的,還是通過秘術修成的?”
馮君估計,如果說真有這樣的秘術,麻三娘沒準都有叛門的想法了,不過他是真沒有這種秘術,“這是我的機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