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證據,當然就不能隨便操作,而馮君本人一直以來的表現,都是心向華夏,不管是萊克星頓號、潛艇,還是原油、鐵礦石,都做出了對華夏有利的選擇。
大力采購華夏商品,甚至還收廢棄的二手設備,這為促進經濟增長、盤活不良資產做出了多大的貢獻?而且他還愿意使用黃金支付!
實在是馮君通過出售原油和鐵礦石,賺取了大量的華夏幣,他不花也不可能。
甚至在很多電器生產廠商中,一個新詞都開始走紅洛單!
電器產品的銷售,分出口市場和內銷市場,出口的就叫“外單”,內銷的叫“內單”,而為了跟這兩者區別開來,賣給洛華的就叫“洛單”。
洛單是以華夏幣結算,所以肯定有別于外單,連退稅都沒有,但是這單子也不能算內單,因為沒有投放到市場上去。
打個比方說,某個冰箱廠家年產冰箱兩千萬臺,外單一千萬內單一千萬,有人用華夏幣購進一百萬臺,內銷的商家都會因此而慌亂:這一百萬臺會沖擊哪一片市場?
但是洛華購買的的話,不會造成任何恐慌,因為大家都知道,產品不會投放到內銷市場,而外銷市場也見不到這批貨。
這樣的買家,誰都會歡迎,至于洛華到底把貨賣到了哪里,也沒有人能夠打聽到,關鍵是洛華給錢也痛快,不存在任何的壓款,所以生產廠家都將這種訂單稱之為“洛單”。
洛華對生產商的影響力,由此也可見一般。
再有就是那神秘莫測的電力版陣法了,雖然馮君捐贈得不多,“借給”道門時的手腳更大一些,但終究是捐贈了出來不是?要知道,這些陣法馮君從來沒有出售過!
它原本可以成為商品,但是洛華堅決不開這個口子,別人也無法用對待商品的邏輯,來對待這些陣法設備。
甚至連洛華的“癌癥護理中心”,都是原則上只接收華夏病人,偶爾接收個把外國人,收費是真正的天價。
事實上,有些人因為“國際友人”得不到救助,還向洛華施加過壓力,只不過沒有得逞。
這一件件一樁樁,就算有人說洛華不是心向華夏,別人也得信不是?
所以現在的洛華,肯定是被人拿放大鏡盯著的,沒誰敢對洛華發難,但要是說別人沒有這樣那樣的疑問,真的是鬼都不信。
馮君以常人的智商分析,認為自己在別人眼里,屬于一個“可以團結的對象”,再加上林美女他們的監視和周旋,目前洛華身處一個“可控的接觸”中,沒有人愿意把他逼急。
但是這樣的疑問,他一直不做回復的話,也有點侮辱其他人的智商。
所以董曾鴻這么堂堂正正地問了,他也就正面回答,“有些東西,不知道要比知道了好,以諸位現有的實力,我覺得真不是敞開了講的時機!”
這是一種表態:不是我不愿意說,是你們的實力不足!
(月底了,凌晨慣例有加更,預訂下月保底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