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這個歸納,王洪盡量按日本兵的剌刀術統一了動作,教給了這幾個人。
回頭想了又想,他又讓這些人再教的時候,讓學的人,回家弄些一人多高的紅櫻槍,同樣的動作,紅櫻槍可比步槍兇猛。
李辰他們已經把王洪放在學校的東西拿了出來,中午提著那些東西,在路上買了吃的喝的回了家里。
進了家門,卻看趙婧之還抱著肚子躺在炕上。到這時,趙婧之才紅著臉,支支吾吾的,說這是女人的月事,兩天三天就過去了。然后讓王洪出去買點紅糖回來,給她燒水沖著喝。
王洪啥也不說,把東西一放,空著手就出門給媳婦買紅糖去了。
戶山學校的考察小組從沈陽返回,特意在安市休息一天。
他們這一路的考察,對日軍的戰刀、剌刀應用能力不甚滿意。各處戰場,剌刀術培訓出來的那種勇于沖鋒的氣勢,在精銳的關東軍身上還有體現。
可在剌刀術的具體訓練上,就顯的馬馬虎虎了,也沒有什么戰場突出了剌刀術的作用。
其實這不是關東軍的問題。
東北軍主力在關外,留下來的都是些老弱病殘,重武器都沒有,后來都歸到義勇軍里。義勇軍的主體更是民間自發的,兵不強、馬不壯、槍一般、炮沒有。對付義勇軍這些人,也沒有使用剌刀的機會。
來到安市,他們才知道王洪還沒有被抓捕歸案,只好帶著失望,在安市四處游覽。
幾個人不是去了鎮江山,就是到江邊瀏覽。
那個喜歡穿西服革履的專家津田野,從鎮江山下來,便獨自順著山邊馬路閑逛起來。眼睛隨意的瀏覽著,心里卻在研究他的槍道。
王洪進出小房子,都走山路。他從山里鉆出來,卻迎頭看到了津田野。
兩人面對面都有點詫異。
王洪看到這個中年人有些不怒自威的樣子,不由的留意了一下,走路的姿勢,身眼結合的樣子,看得出,他是個高手。他猜想:安市新來的拳師?不知道是練哪家的。
津田野看到王洪的臉覺得很熟悉,哪里見過一樣,也多看了幾眼。發現王洪兩眼有神,走路輕靈而不輕浮。心道:這個中國人應該是練過武道的吧?
兩人各懷疑問,擦肩而過。
王洪感覺這個人很危險,卻因一走一過,并沒放在心上,他買完紅糖,也沒多想就往回走。
津田野走出幾百米,突然轉過來身,他終于把通緝令上的王洪與現實中的王洪對上了號。
津田野是日本傳統槍術寶藏院流的武者。他年青時熱衷于參加各種槍術比賽,拿了無數獎項,步入中年后,一頭扎進了日本槍術的理論和實用領域,開始與戶山學校的劍術教師和銃劍術高手進行實戰層面的交流。
日本人很迷信刀文化,日本的古代五兵是:日本刀、弓箭、長槍、雉刀、脅差。五個里面有三個是刀,長刀、短刀、加了棍子的刀。可津田野卻獨喜歡長槍。他是堅信日本槍來源自唐代陌刀,從來只認為自己沒有練好,而不認為陌刀無敵是假話。
(注:日本長槍與中國長槍不同。中國長槍是棍子捅到槍頭后面留下的洞上,以扎為主;日本長槍是把短劍甚至長劍一樣的槍頭鑲嵌到棍子中,開門第一式,劈打。確實象傳說中的陌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