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蕓也有內秀,凡是不平等的問話就不理會,反正我就是照顧孕婦。時不時還瞄瞄趙婧之的肚子,意思你肚子還沒起來哪,別老拿有孩子來打壓我。
更讓趙婧之憋的難受的事情是小蕓沒去接近王洪,只是三人都在場的時候,順嘴說了一句:“我也得學下怎么開槍”。
趙婧之一聽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不就是找機會接近王洪嗎?立刻把話截了過來,說:“我教你”。空余一肚子無名火,只能沖著王洪發。
可在長輩面前,還得給王洪留面子,母親試著說了句讓小蕓住過來,她一點也沒猶豫,立刻接口,大婦一般,讓小蕓這就搬過來一起住。
這話說的也太言不由心,那臉面難看的,誰都看得出來。
小蕓也不說什么,笑呵呵的就搬了過來,只是住在西屋,卻把東西都放在了東屋。趙婧之知道這意思是兩人地位平等,發作不得,就借著教手槍,一個勁兒的訓斥她。
這兩個女人的心計斗的,王洪實在是跟不上又說不得,只能圍著爺爺和父母干些家里活,哪怕是陪長輩聊天,也不去參合這兩個女人斗嘴。
爺爺和父親什么都沒看見,該干嘛干嘛。倒是母親一到沒人時就說王洪:一個你都管不住,還兩個,自作自受,活該。
在家里住了十幾天,小蕓對趙婧之就一個要求:平等。
這讓趙婧之無可奈何,試探了無數次,見占不得上風,再這樣下去就談崩了,這才慢慢與小蕓交了心。
說是交心,還是兩人的分工問題。
民國的法律明確為一夫一妻,但法律也規定,應視妾(含小老婆、姨太太之類)為家人。
這時代的名人與有錢人,也是遵守法律,或者妻妾并存,或者歇一位娶一位,愛情忠貞的都進教科書了,違反法律的一般也沒人敢提。
可王洪這種情況有點特殊,誰大誰小?誰先誰后?
既成事實了,指望著王洪父母或者王洪來分個大小,怕是雙方誰都不會服氣。
兩個女人只能自己琢磨著怎么分工。
誰管什么事兒,誰管什么帳,怎么陪男人,兩人唇鋒舌劍斗來斗去。
可大概心中都有了數,那就是沒有正牌夫人,也沒誰是小老婆。兩個女人有模有樣的學著張六少,一個叫趙夫人,一個叫林夫人,就這么私下定了下來。
奶奶的后事已經辦完。
王洪看著小小的縣城直揪心。
站在縣城的中心,一眼望穿兩頭。
人在這里過一輩子,也是一眼就能望穿兩頭。
想來想去,他還是跟長輩們商量了一下。
以他的身份地位,在這小縣城里也待不下去,不說學那些大佬在天津上海做寓公,起碼也得在個大城市里待著。他就琢磨著把全家都遷到大城市里。
大上海沒問題,趙婧之的娘家在那里。北平沒問題,張六少在那里。武漢、廣州、天津、南京這些人口上百萬的大都市,大可去得。
可老人們都不愿意。
姥爺懂軍事,他問王洪:“你有沒有參加正面的戰斗”。
王洪如實的告訴姥爺:“在義勇軍的時候有過,在張六少手下,多數時候只在軍營里點個卯,個別時候保鏢一樣陪張六少出去應酬,偶爾才出去做斥候”。
姥爺想了半天,說:“你要是能這樣下去,當這個將軍也沒問題。上陣地就算了,那個生死真的一點也不由自己”。
老人們都是闖過關東的人,一起商議的結果,姥爺是支持王洪去北平這種大地方。母親小聲嘀咕了一句:去上海也行。卻被父親給止住了。父親倒是說了句實在話:年輕時在外面闖蕩一下,省著年紀大了后悔。
父母的要求就是一個:多生孩子。
爺爺見無法留下王洪,就想把趙婧之留下來,等孩子出生后,留下來陪著這些老人們。
可偏偏趙婧之死也不肯一個人留下來。
全家人無奈,只好讓王洪等到胎兒坐穩了,再帶著兩個女人一起北上。
兩個老婆的日子并不好過,一個盯著緊,一個圍著轉,沒有雞毛滿天飛,已經是給王洪留了面子。他開始為以后的日子擔心起來。
這天,姥爺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