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巴西人,明顯被日本人忽悠瘸了。
他進場后,拿著一張紙,用著全場多數人聽不懂的語言,高聲的宣讀著什么,全場一片愕然。只有極少懂葡萄牙語的人,勉強能聽明白他說的是什么。
一個日本人,在這巴西人讀到最后時,站到了他的身邊,手里也拿著一張紙,似乎要給再場的人講解一下。
這是日本人精心策劃出的一幕,在內容上,他們有意混淆了王洪殺日本人的原因,指責王洪無視人命,利用日本人的性命練習劍術,和開辦劍術學校上的霸道。
這時,王洪進場了。
英國裁判便沒給這日本人說話的機會,直接把這個日本人趕了下去。
他站在比武臺的中間,就開始宣布:“比武開始”。
巴西人呆立了片刻才反應過來,想跟裁判講道理,他講完了,翻譯還沒講哪。
英國裁判無視的站在雙方中間,右手高高舉起:“Getset.”
日本人給巴西人定的策略之一,就是沒機會就要找機會,有機會就要鬧起來,比武越有爭議,勝負就越模糊,如果能占住一點道理,說不定還能在輿論上雖敗猶榮。
這個巴西人立刻舉起雙手,大喊道:“我有話說。”
那混合了地方口音的葡萄牙語,讓這位英國主裁判不高興起來。他高喊了一句:“你,真的決定棄權認輸?”
“認輸?”這巴西人差點被噎死,趕緊換成不流利的英語說道:“我有話要說。”
“懂英語,還跟大英帝國的裁判說葡萄牙語?”英國裁判鄙視的看了這個巴西人一眼:“不認輸不許說話,現在決斗開始。”
場下的日本人快瘋了,他們從來沒見到過英國人有如此腹黑的一面。
這巴西人見不讓說話,無奈的用雙手抓緊了木劍。
英國主裁判的手剛落下來,王洪猛的一步上前。
這個巴西人下意識的把刀端在胸前。
卻不想,王洪側步上前,手中木劍一揮,打在了這個巴西人的額頭上。
巴西人應聲而撲。
當天下午,各大報紙都發出特別快刊:《劍道高手不敵中華一劍》。
各報社為了吸引讀者,指使記者發表了大量偽技術文章:指點劍道技術的、護具的、歷史的、安全的,一篇篇的出現,說的有模有樣,把劍道污的一團黑。
而客場的日本人居然找不到個地方回應一二。
------
每章一說:傳統武術一般是由各門派的祖師爺創造了廝殺體系,如果后代沒出能人改進和推廣,基本上也就廢掉了。由于各家的祖師爺的見識限制,傳統武術只有些約定成俗的說法,并沒有一個講究絕對公平的競技平臺。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香港的詠春一派,與人私斗時的口號是:“有種去洗手間解決”,因為狹窄的環境適合他們技術發揮;而蔡禮佛、洪拳就會說“有種去門外解決”,因為寬闊的地方適合他們技術發揮。此外,清末民初比武時,主流都講究先搭上手,無數武技絕招都是因此設計,這是號稱是‘現代文明人’不能理解的傳統文化、傳統文明。所以國術散手、后世散打那一套,在老拳師的眼里,的確蠻橫不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