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觀眾們看到一個暹羅武者向裁判提出了什么。
很快,大家都靜了下來,心道:會不會再比一場?
那英國裁判就走到后場,跟王洪說:暹羅武者說謝謝王洪的手下留意,只是這個比武時間太短了,能不能再舉行一場拳腳的交流?
王洪愣了下,怎么又回到了拳腳上?
那英國裁判也覺得劍術決斗的時間太短,再比一場又覺得沒什么意思,不由的就對王洪說:“要不,就比一場拳腳?”
王洪又愣了下,這英國人怎么回事?拳腳有什么可比的?
稍一細想,他心里也有些生氣了,就對英國裁判說:“我真象馬戲團的猴子?”
英國裁判也理解王洪的不高興,對劍術而言,決斗是為了名譽,戰斗是為了榮譽。亞洲這種為了輸贏而不計生死的比賽,他也不太理解。
就說:“好吧,我去宣布決斗到此結束。”
不知道暹羅人在場地間說了什么,王洪突然聽到暹羅華僑們一齊叫喊著:“打!打!打!”
不用問,王洪立刻明白了,暹羅人把要比拳腳的事情跟這些華僑們講了。
很快,場地間的老外們,也跟著喊了起來。
王洪真的生氣了,心里罵了句:豬一樣的隊友。
就喊回了正要宣布比武結束的主裁判,這一場拳腳比賽,做為加場,只交流。
主裁判微笑著,看著王洪。
王洪一肚子火,無處可發,卻想了又想,決定給全場的觀眾玩個花梢的東西。
拳腳真的,只能比賽。
如果計較輸贏,那就成了煩人的事情。
象打倒那鷹爪拳的暹羅拳手,怕是沒想到,對他而言,只是比賽了一場,中國人就一次又一次的找來國術高手、名家,跟他沒完沒了的比武。
好象贏了他的暹羅拳,就是國術的勝利,就是暹羅拳的失敗,就是中國人的勝利一樣。
說白了,中國人在這個時期,還是處于被世界各國看不起的的時期,不管做什么,都有自卑的心理,很想從某些方面找些回信心。
可國家不能當后盾時,國術怎么可能完成這種功用?
況且,這種比賽,也不公平。
比賽,是在同等條件下,以運動員為主體,最大化規則的對抗。
以套路、雜耍和江湖手段為主的國術高手,有幾個人針對這個規則訓練過?
王洪沒考慮到這個規則,卻為了能達成自己的想法,就對主裁判提了個要求:就在這場地上,雙方只要空手,不得有任何限制。
主裁判對暹羅武者說王洪的要求時,暹羅武者還不同意。
他們提出為了保護雙方,要戴上拳套,不能穿鞋子這兩點要求。
主裁判擺了擺手,只說了一句:“Yes?No?”
暹羅武者有些心虛,幾個人商量了一下,最終還是選擇了同意。
------
每章一說:太極拳的技擊理論,是基于搭手模式。在理論上非常的完美,如果雙方都按照這一類型練拳,那些本能的習慣動作意識,是會產生蹦蹦跳跳的樣子。但是,這只能在自己的圈子里玩,不能出門,要是與其他拳種的練習者玩這些,就是找打。所以在民國時,太極拳就不以技擊打人出名,哪怕是手上有打人的能耐,身法也跟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