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陸戰隊,在上次上海作戰后,就留守在上海的,每一兩個分隊配置一個狙擊手。他們對狙擊手的作戰方式十分清楚,混在前線做普通步槍的兩個狙擊手立刻離開了陣地,開始尋找狙擊位置,準備找出對面的狙擊手。
所有日本兵們也都小心了起來。
可是光小心沒有用,中方士兵還在進攻中,不可能躲起來不射擊。
重機槍的旁邊接連不斷的倒下了七八個日本兵,有小光打的,也有王洪和其他神槍手們打的。盡管日本兵知道中方的狙擊手在各處瞄準著這里,可還得搶到重機槍的邊上,壓制著那些躲躲閃閃的中方士兵的進攻。
沒等兩個狙擊手找到合適的狙擊位置,一個就被打倒在地,另一個只能躲在一處角度不好的位置,開上兩槍,卻也被中方軍隊的神槍手們,壓制在原地動彈不得。
指揮這個陣地的軍曹見手下已經快撐不住了,立刻派人向后方求援。
日軍的司令部也是海軍陸戰隊的駐地,周圍的房子多是日本人的,日軍便把這些房子都串連起來,靠收縮陣地,集中了兵力,輕易的擋住了中方士兵的圍攻,兵力更是足夠應對沒有重武器的中方士兵的進攻。
接到有求援的請求后,一個小隊長帶著士兵就趕了過來。
可在這時,王洪已經連跳了幾個房頂,躲到了離日軍只有三四十米遠,一幢小樓的閣樓里。
這個距離實在太近,王洪也不敢輕易開槍,只能先看好退路,靜等著有值得開槍的目標入鏡。
這個小隊長帶了一小隊的步兵,還有兩門小迫擊炮。
步兵很快就沖進了陣地里,兩門小迫擊炮也開始找地方架起炮來。
那個小隊長聽完軍曹的報告后,就彎著腰往陣地前跑。
卻不想,這一切都被王洪看在眼里。
他等到這小隊長進了射界內,手指一中,見到這小隊長倒在了地上,便抽槍往另外一幢樓處跑去。
不多時,幾門迫擊炮打了過來,王洪射擊的那個閣樓處,一炮就被開了天窗,兩炮后,一幢樓變成了天井。
可這時,王洪的槍口又在另一個位置上悄然出現,繼續在日軍中尋找有價值的目標。
小光的位置與王洪錯開了。
他看不到增援過來的日軍士兵,卻能看到了剛剛跑到前沿的炮兵觀察手。那炮兵觀察手最特別的地方,是胸前有一個分岔的望遠鏡。小光一槍打過去,那炮兵觀察手連方位都沒熟悉,就倒在了地上。
小光把槍一收,轉身就跑,沒幾秒,他剛才射擊的位置就被機槍覆蓋住。
------
每章一說:真正的三體式有五個要點:一是姿勢要標準,二要站出好體力,三要靜中有動,四要隨時發動,五要動則成拳。姿勢標準沒什么可以多說的,站出好體力,要跟靜中有動相合。靜態的腿力,與動態的蠕動相合,做好隨時發動的三體式,才是技擊用的三體式,這是“靜為本體,動為作用”。動則成拳,是指三體式與接下來的劈崩鉆拳橫都是一體的,不能把三體式孤立成一個樁法來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