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卷展開,院內無人不感慨沈家的底蘊。
充滿敦煌氣息的古樸畫卷震撼人心,兩幅畫卷皆是分卷,所畫有所不同,但大致相仿。其畫間筆韻成熟且渾厚。
兩幅畫擺在一起,當真是真假難辨。
人群中,也有喜好字畫的。站在長桌旁,已經是走不動道了。
而各位也很識趣,都是把最好的觀摩位置,讓給了石世羽。
石世羽臉色為難,字畫方面,他當真研究不多。因為鑒定字畫,并不同于鑒定其他古董。無論是畫師的個人風格,還是人生經歷,筆韻與題材,都要參考在內。
而鑒定真跡,更要看墨跡,布底,甚至軸框。
這些能夠摸得到的,石世羽能肯定個大概,但是對于其中的藝術風格,他就是一個小白。
但眼下,也容不得他認輸,只能說沈家的確下了功夫吧。
石世羽仔細的看著,劉延也不多話,只是站在一旁獨自打量。
洛神賦圖,劉延還是第一次真真切切的見到。
以前都只是在書本上的插畫看過,但兩幅畫擺在眼前,劉延心中只有震撼。
此刻的他,完全能夠理解為什么有人對字畫如此癡迷了。曾經可能以為,那些有錢人收藏字畫,不過是附屬風雅,但現在感受到了震撼,劉延的想法已經完全不同了。
這當之無愧的是華夏瑰寶!
不覺間,劉延也是仔細打量起來。
兩幅圖上呈現的顏色,讓劉延有些意外。
因為其中一幅圖,上面居然有斑駁的黑色。如果劉延沒有記錯的話,洛神賦圖好像是晉朝的作品,距今一千余年。
難道黑色的含義,是超過千年?但這洛神賦圖并不是如同血玉那時候呈現的全黑。
全黑,這種顏色又代表著什么?
劉延心中震撼,難道說,血玉的年歷,遠遠超過千年?
弄不明白,劉延也不再多想,而是繼續打量著。
讓劉延感到奇怪的是,畫卷上有斑駁黑色的那幅圖,在軸框上,卻是翠綠色,明顯不是一個年代的東西。
而另一幅圖,雖然沒有黑色斑駁,但是綠色也非常深沉,只是這幅圖的卷框,卻是比深沉的綠色程度更深,已經接近于褐色。而剛讓劉延奇怪的是,這幅畫邊緣的顏色,比畫卷上的顏色,更加深沉,同樣是接近于褐色了。
邊緣的顏色不同,應該指的是畫底的顏色。
這種色差,讓劉延感到奇怪,難道說是卷軸的年歷,比作畫的年歷更加久遠?
總之劉延得出一個結論,兩幅畫,都有些貓膩,但劉延更傾向于泛著斑駁黑色的那副是真跡。
散去了注意力,畫卷在劉延眼中恢復正常。
若無其事的繼續欣賞著兩幅畫卷,劉延一言不發的感受著內心的震撼。
兩幅畫,都是敘事的作畫形式,只不過都是分卷,似乎并不完整。
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正午的太陽已經是悄然爬上了頭頂。
此刻,石世羽也是放下了自己用來觀摩的目鏡,長舒了一口氣,似乎心中也已有了決定。
“石公子,可有見解?”
長桌旁,沈星文負手而立,朝著石世羽沉聲笑道。
本書首發來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