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報唐里正的恩倒是簡單,現在吃的最是重要珍貴,能救命。我們送唐里正家十個雞蛋,再送唐里正家幾斤米和面粉,他們一定很喜歡。”夏小宛道。
若是平時,十個雞蛋,幾公米和面粉,算不了什么,在現代可以說是最小的禮,但在這種特殊時期可是非常重的禮,畢竟這時候沒什么有吃的重要。
“小宛這主意好。但我們不了解這一帶,不知道路……”吳春娟點頭贊同,但愁眉仍舊緊鎖,沒有松開。
“我腦子里剛跑出一些原主的記憶,原主來過這一帶,知道這一帶,也知道路。而且我還想起原主父母早亡,沒有兄弟姐妹,這次遇到大災,想要帶著妻女去投奔妻女的娘家。”夏慶鴻突然說道。
“春娟,你挖掘一下原主的記憶,看能不能得到原主的記憶。小宛,你也是!”夏慶鴻希望妻女也能像他一樣,得到原主的記憶,這樣以后在這個世界生活會輕松很多。
吳春娟和夏小宛都聽夏慶鴻的話,趕忙努力挖掘原主的記憶,很快兩人都想起了一些原主的記憶。
“我想起來了,孩子爹,像你說的這一家人是要去投奔我這原身的娘家,不,現在要說我的娘家了。我那娘家在吳家村!”吳春娟說道。
相比丈夫原身父母雙亡,兄弟姐妹,她的原身幸運得多,父母都在,上有四個兄長,四個兄弟都健在。
父親人稱吳老漢,母親人稱吳老太,大哥叫吳大強,二哥叫吳二強,三哥叫吳三強,四哥叫吳四強。
古人的名字,還真是簡單,但簡單好,好記。
“我也想起來了。這里叫公雞山,離吳家村還有三百多里,要不我們按原身一家原來的計劃,去吳家村投奔我娘的娘家。如果去了吳家村,看情況能待我們就待,不好待我們再打做打算。”夏小宛提議道。
眼下這情況,如果有親人,還是先投奔親人,比沒有目的地亂跑好。
“好。其實我也是這么想的。”夏慶鴻笑道。
“那就這么定了,咱們回去找唐里正,送了他東西后,我們就去吳家村,投奔我娘家去。”吳春娟也笑了,愁眉終于松開。
現在煩惱沒了,她也不糾結了。
“不,咱們不能一起回去找唐里正送東西,他村里的人看到我們拿著這么多東西,定會起疑,而且怕會起歹念搶我們。這樣,我一個人去找唐里正送東西,你們在這里看著咱們家的家當,等著我。”夏小宛道。
“我一個小姑娘,他們若問起什么,我好回答就回答,不好回答就裝傻,他們也不會為難我。”
“你這丫頭真聰明,好就這么辦。”夏慶鴻和吳春娟對視一眼后,點頭答應了。
“好是好,但唐里正他問我們怎么在哪里,你要怎么回答?”吳春娟道。
“這好說。我就說我們下山找吃的時候,竟意外遇到親戚來尋我們,知道唐里正救了我們的事,想著一定要重謝唐里正,就拿了十個雞蛋和幾斤米和面粉給我,讓我送去給唐里正。
爹娘你們本是要跟著一起送給唐里正,當面再次向他道謝的,但娘扭到了腳,爹得留下照顧她,只好讓我一個人送禮道謝了。”
夏小宛腦袋瓜靈光,已經想好怎么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