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幫士兵只是聽說分田,覺得老張沒前途,這才過來……可是當他們親眼見證之后,簡直是五體投地!
他們注意到其中一家,一共五口人,爹娘養了三個兒子,全都成年了……過去只是租田種,辛苦一年,一半要交田租,剩下的連口糧都不夠,還欠著地主家不少錢,眼瞧著兒子越來越大,根本娶不起媳婦,一家人整天唉聲嘆氣。
可是現在的情況完全不一樣了,一家人的口糧田就是十五畝,足夠吃飽肚子了。還給他們分了差不多三十畝山坡地,可以用來種桑,種果樹,填補家用。
這些全都是不用納稅的,一家人的基本溫飽已經沒問題了。
然后是二十五畝流轉田,這是需要納稅的,根據給他們的納稅額度,視收獲程度,一年三石到五石不等。
“你們算算,二十五畝田,好年頭足有五十石收獲,年景差點,也有三十石。交了田賦,剩下都是俺們的。只要沒有大災,兩年俺家就能蓋個大房子,就能給大兒子娶個媳婦。再有個三五年,三個兒子都能成親了。”
老頭喜滋滋算著:“俺這身體還能干十年,到時候孫子也大了,到了那時候,俺就往葡萄架下面一趟,讓孫子在身邊,成天爺爺爺爺的叫著,可不要太美哩!”
一群士兵聽得津津有味,笑逐顏開,仿佛自己老了,也能過上這樣富足且安逸的生活。
正在老頭說著,他的小兒子突然過來了。
“爹,用不著兩年,明年就能給大哥娶媳婦了。”
老頭一怔。
這個小兒子朗聲道:“俺打算投軍了……給朱將軍當兵,咱們還能多分五畝口糧田!還有人給咱家們干活!俺還聽說了,不是抄了沐家嗎?有不少耕地的牛!誰家積極投軍,誰家愿意擔負差役,替朱將軍做事,就給一頭牛!爹,你說說,咱要是有一頭牛,那該多好啊!”
老頭聽到這話,豁然站起,一雙飽經滄桑的老眼,死死盯著兒子。
母親端著水瓢過來,聽到這話,也嚇得把水瓢扔在了地上,惶恐驚問:“老頭子!三兒說啥?”
兒子邁步過來,拾起了水瓢,對母親輕聲道:“娘,孩兒想投軍!”
“不行!”
老太太一把抱住兒子,用力捶打,淚如雨下。
“咱家剛過了好日子,你就喪蕩游魂找死去了,你讓娘怎么說!”
正在這時,突然老頭低吼起來,“閉嘴!”
他一扭頭,抓住三兒子的胳膊,又瞪著老伴,怒斥道:“別的兵都是害人的,不能當!給朱將軍當兵,那是長臉的好事!三兒,你給爹聽著,到了朱將軍手下,不能怕死,不能跑了。咱,咱要知恩圖報!”
兒子點頭,“爹,兒子知道了!”
老頭點了點頭,突然一臉嚴肅道:“別著急……把你大哥二哥叫過來,咱們商議商議,你要去投軍,那就要先給你說媳婦,他們年紀是大了,也要往后等等!”
……
投降士兵帶著一肚子收獲,分批返回了橫澗山,足足五天的時間過去了。
夜色之中,朱元璋率領著兩千人,摸到了橫澗山附近,沒有等太久,差不多二更天,三盞孔明燈當空升起,橫澗山寨門洞開。
一群士兵撒腿跑過來,昂著頭,喜滋滋道:“朱將軍,快殺進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