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希孟卻是認真道:“李先生,這可不是我的意思,主公也是這么看的。你的確比我合適多了。我負責書寫機宜文字,執掌文書往來。賈老大人給我當個助手,同時他還擔負給主公講經的職責。”
三位文官,分配清清楚楚。
至此為止,李善長也明白了具體的安排。
他有點類似于朱元璋這個團隊首席行政官,負責所有軍政之外的事務。張希孟位列李善長之后,卻是負責替朱元璋打點文字,屬于親信大秘書。
至于賈魯,存粹就是個顧問。
反正以他的過往,也不會稀罕這種近乎過家家的官職。
三大文官安排妥當了,接下來就是武將。
“在鎮撫使之下,最高官職為千戶,暫不設萬戶和萬戶之上官職……排名第一的千戶是湯和!”
這位老朱投軍的時候,就是千戶之尊,經歷了這么多,從郭子興手下到了朱元璋手下,依舊還是千戶,難道折騰了一個寂寞?
這可不然,湯和這個千戶,排在第一位,老兵最多,裝備最好,所有士兵,全部配屬鎧甲,是名副其實的銳甲精兵!
堪稱朱元璋手下的絕對主力。
“請上位放心,末將絕對忠心耿耿,把這條命交給上位了!”
湯和單膝跪地,謝過朱元璋的恩典,站起來之后,對張希孟也抱以感激的目光,毫無疑問,他能排在第一,張希孟是出了力氣的。
湯和之后,張希孟繼續往下念,第二個千戶給了費聚,第三個千戶是徐達!
當張希孟念道徐達的時候,還看了他一眼,發現徐達面色如常,絲毫沒有介懷,甚至還覺得是理所當然。
他跟朱元璋是親近一些,但是費聚的確投靠的更早,立下的功勞也不少。軍中看重的是本事,他跟費聚爭奪,沒什么必要,有本事以后立下大功,自然可以超過去。
不愧是未來大明的第一名將,風度心胸,都是上上之選。
張希孟繼續念、陸仲亨、李新材、唐勝宗、鄭遇春、郭英、郭興……一個個全都成為千戶,心滿意足。
只不過排名第十之后的千戶,統御的都是橫澗山等地的降兵,雖然人數差不多,但是戰力卻要打許多折扣。
不過也有例外,那就是花云,吳良和吳禎三人,他們被任命為騎兵千戶,雖然是千戶,但每人只統領五百名蒙古騎兵。
沒辦法,誰讓養騎兵太貴了,只能如此了。
朱元璋集團的班底,初具規模!
一時間大家伙心氣爆棚,恨不得立刻來一場大戰,讓他們好好露一手!
而恰在此時,一對兄弟從妙山風塵仆仆趕來。
“小人馮國用(馮國勝)拜見朱將軍!滁州空虛,正是攻取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