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老朱以下,皆是如此!
因此老朱返回滁州之后,連慶祝都沒進行,就從手下抽調了一百二十人,作為第一批學員。
這一百二十人年紀最大不超過二十五歲,認識字,讀過書優先。在歷次作戰之中,立了功的,表現機靈,聰明好學的,都在選拔之列。
毫無疑問,如果這些人能通過學習,不管是進入軍中,還是到地方任職,老朱的掌控能力都會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而且一下子就一百多人,數量還是非常驚人的。
李善長一次也就拉攏幾個人,想讓他找來上百個人才,那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要實現人才的大規模培養,什么結黨營私,欺上瞞下,都會減輕許多。
再有穩定的人才供應,也能幫助老朱盡快控制新的地盤,建立新秩序。
這就跟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越來越勢不可擋!
“先生,咱能走到今天,真是多虧了先生的運籌帷幄!”老朱發自肺腑跟張希孟說道。如果不是張希孟教導他讀書,給他提了這么多建議,他也想不到辦學,想不到自己培養人才。
那樣的話,就不得不仰仗現有的讀書人,甚至啟用元廷的舊官吏。
明明是他最厭惡的一群人,卻要當成寶貝捧在手心,禮賢下士……想想朱元璋就撓頭,要真是那樣,按照他的脾氣,早晚都要殺個血流成河。
“主公對臣有救命之恩,臣也唯有盡心竭力才行。臣以為人才是培養了,但是如果不能教導正確的東西,弄不好就是為他人做嫁衣裳,主公不可不防啊!”
朱元璋打起了精神,“此話怎么講?”
“主公可聽過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顏如玉?”
老朱想了想,瞇著眼睛,得意笑道:“這個咱看過了,是一首詩,宋真宗寫的對不?”
“主公所言極是,只是不知道主公可是想讓手下盡是這樣的讀書人嗎?”
老朱不由得正色思忖,“哎,這么說,不就是讓讀書人貪財好色嗎?這貪財好色之人為官,還能造福一方嗎?”
張希孟撫掌贊嘆,“主公一語中的,兩宋養士三百年,耗費無數國帑民財,最后也就只有一個文天祥罷了……主公可以善待讀書人,卻不可以縱容。這一次辦學,是替主公辦學,不是替孔孟招募徒子徒孫,該讓這些學生記住什么,懷著如何心思,卻是要主公多多思量才是。”
張希孟說到這里,自然而然停了下來,辦法他倒是有,但是身為謀臣,也就點到而止。他不能替老朱把什么事都做了,更何況有些事情老朱比他的厲害多了。
在進退分寸這塊,張希孟把握得死死的。
不過很快張希孟就后悔了,他差點害了自己。
開學典禮,一百二十名學員,齊整整站著,李善長,張希孟,還有宋元杲等文人,屬于預備教師,有個座位。
很快,老朱站在了臺上,他掃視全場,然后道:“今天是個好日子,咱瞧著大家伙站在這里,有些辛苦了,就給你們準備點東西……送上來吧!”
一聲令下,就有人端著托盤,里面放著一個個的碗,碗里還冒著熱氣。
是吃的?
上位還真心疼人了。